《智取威虎山》进行汇报演出前,于会泳开始发言,这个平时不善言辞,语言木讷的人,突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8-30 15:46:45

《智取威虎山》进行汇报演出前,于会泳开始发言,这个平时不善言辞,语言木讷的人,突然变得伶牙俐齿起来。他在介绍了旗手是如何为京剧革命呕心沥血之后,满怀深情地赞美旗手“实际上是我们样板戏的第一编剧、第一导演、第一作曲、第一舞美设计……” 1963年,戏曲现代戏的热潮如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中国文艺界,次年,规模空前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举行,更是将这股热潮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就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之下,于会泳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地在《上海戏剧》上发表了一篇长达两万余字的论文《关于京剧现代戏音乐的若干问题》。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地思考了京剧现代戏唱腔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新的音乐程式,并充分发挥唱腔的表现作用,展现出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对京剧现代戏音乐的独到见解。 传统京剧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当面临表现现代生活题材时,传统京剧乐队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了局限性。 从音色上看,传统京剧乐队以 “三大件”,即京胡、月琴、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 ,辅以一些民族打击乐器。这些乐器的音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相对单一。京胡音色高亢明亮,月琴清脆悦耳,三弦则较为古朴醇厚,但在表现现代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场景和情感时,其音色的丰富度略显不足。比如在描绘现代都市的繁华喧嚣,或是战争场景的激烈紧张时,传统乐器的音色难以营造出那种逼真的氛围。相比之下,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其音色雄浑激昂;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音色则灵动多变,这些丰富的音色能够为音乐增添更多层次和色彩。 在音域方面,传统京剧乐器的音域相对较窄。以京胡为例,它的音域通常在两个八度左右,虽然在其擅长的音区内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韵味,但对于一些需要宽广音域来表达的音乐内容,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表现现代生活中人物复杂的情感变化,从低沉的思索到激昂的抗争,或是展现宏大的历史场景时,较窄的音域限制了音乐的表现力,无法充分传达出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而西洋乐器中的钢琴,音域可达七个八度之广,小提琴的音域也较为宽广,能够轻松跨越多个八度,在表达复杂情感和宏大场景时具有天然的优势。 传统京剧乐队在表现力上也存在一定局限。传统京剧的音乐表现形式较为程式化,在节奏和和声方面相对固定。在表现现代生活时,这种固定的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生活丰富多变的节奏和复杂的情感表达。现代生活充满了快节奏的工作、多元化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突发的事件和情感冲突,传统京剧乐队的节奏和和声难以生动地展现这些内容。在和声方面,传统京剧主要以单音旋律为主,虽然偶尔会有简单的和音配合,但缺乏西洋音乐中那种丰富而复杂的和声体系,无法营造出强烈的音乐张力和立体感。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京剧现代戏创作高潮的掀起,如何让京剧更好地表现现代生活题材,成为艺术家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京剧乐队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寻求变革迫在眉睫。此时,“洋为中用” 的思想为京剧乐队的改革提供了方向,中西混编乐队的构思应运而生。 此后,经过数年的摸索与实践,中西混编乐队在构思上逐渐完善。到了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智取威虎山》剧组再次承担起了探索的重任,对中西混编乐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尝试和多次反复修改。在乐器配置上,他们不断调整,从最初的五把第一提琴,四把第二提琴,三把中提琴,二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改成后来被称为 “43221” 的编制 ,即四把第一提琴,三把第二提琴,二把中提琴,二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管乐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双管制抽去了单簧管、大管、长号各一支。同时,在配器写作上更加注重音响平衡,对打击乐也进行了改革,追求乐音化,根据不同的音调、音色要求,配置了高、中、低音大锣、大筛锣和武锣,在《红灯记》中,甚至连小锣和钹也分置高、中、低不同种类。 经过《智取威虎山》剧组的不懈努力,中西混编乐队终于大体定型。这种乐队编制不仅借鉴了西乐编制的和谐性,将西洋管弦乐中高、中、低音分布,弦乐、木管、铜管组合的方式完整吸收过来,还注意保持中乐色彩的独特个性,“三大件” 为主的思想贯穿在旋律写作、配器方法、乐队演奏等各个方面,同时加入板胡、高胡、二胡、唢呐、竹笛、琵琶等民族乐器,以作色彩性或常规性使用。在配器方法上,努力探索关于各种板式唱腔的基本配器格式,器乐旋律、复调写作注意追求在中西乐器中的结合点,并追求打击乐节奏设计与旋律写作的融合。 传统京剧乐队以 “三大件” 为主,京胡音色高亢明亮,在高音区的表现力极为突出,能够展现出激昂、热烈的情绪,月琴清脆悦耳,三弦古朴醇厚,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京剧独特的音乐风格。然而,这种传统组合在音色的丰富度上存在一定局限。中西混编乐队加入了西洋乐器,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音响色彩。

0 阅读:6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