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在新中国外交宴会上,邻桌的外宾问容龄:“共产党进北京时,你害怕吗?“容龄的

文史充点站 2025-08-30 10:29:22

解放后在新中国外交宴会上,邻桌的外宾问容龄:“共产党进北京时,你害怕吗?“容龄的回答令周总理叫绝。 坐在一旁的裕容龄听到这话,只是淡然一笑:“我是中国人,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我为什么要害怕中国人进北京呢?”话音刚落,全场鸦雀无声。 这句话既化解了外宾的刁难,又维护了国家尊严,周恩来总理对此赞不绝口,后来还把这个案例作为外交培训的经典教材。 裕容龄的这份从容并非偶然,1883年她出生在天津一个显赫的正白旗汉军旗家庭,父亲裕庚官至一品,曾任多国公使,12岁时她随父亲到日本任职,第一次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在日本公使馆里,年少的容龄对日本舞蹈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偷偷跟家中的日本女仆学习舞蹈,没想到这个小爱好差点惹出大麻烦。 有一天,日本宫内大臣土方先生的夫人来访,13岁的容龄兴冲冲穿上和服,为客人表演了一段刚学会的日本舞,客人连连称赞,可父亲裕庚却勃然大怒。 原来当时正值甲午战争惨败,《马关条约》的屈辱还历历在目,裕庚痛心疾首地训斥女儿:“国家刚败给日本人,你却穿着和服为他们跳舞,成何体统!”这一顿训斥让年幼的容龄第一次懂得了国家尊严的分量。 1899年裕庚调任驻法公使,容龄跟随父亲来到巴黎,在这个艺术之都,她看到了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的表演,当场就被震撼了。 邓肯的舞蹈完全颠覆了容龄的认知,没有繁复的服装道具,只有最纯粹的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容龄立刻拜邓肯为师,成为这位舞蹈大师唯一的中国弟子。 在邓肯的悉心指导下,容龄进步神速,1902年她在巴黎首次公演《希腊舞》和《玫瑰与蝴蝶》,技惊四座,法国媒体争相报道这位来自东方的“蝴蝶舞后”,她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巴黎艺术界。 然而父亲裕庚对女儿的成功并不买账,在他眼里容龄的表演太过西化,根本代表不了中国文化,1903年父女俩回国时,父亲的脸色依然不好看。 回国后容龄和姐姐德龄一同进宫成为慈禧的御前女官,凭借流利的英法日语和优雅的谈吐,她很快赢得了慈禧的宠爱。更难得的是,慈禧竟然破例允许她在宫中跳舞。 容龄深知不能再跳纯粹的西方舞蹈,她开始尝试将西方舞蹈技巧与中国元素结合,自创了《扇子舞》《荷花仙子舞》《如意舞》等,这些舞蹈既有西方的优美,又不失中国的韵味。 慈禧对这些创新舞蹈非常满意,经常让容龄在重要场合表演,沉闷的紫禁城因为这些舞蹈增添了不少生气,连那些古板的大臣们都暗暗称赞。 1907年父亲病重,容龄辞官回家照料,等父亲康复时,清朝已经摇摇欲坠,她再也回不到那个熟悉的紫禁城了,民国成立后,她短暂地在北洋政府任职,但很快就退出了政治舞台。 抗日战争爆发后,容龄重新站了出来,她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穿着中式服装到各地演出,为抗战募集资金,当年父亲关于国家尊严的教诲,她终于完全理解了。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容龄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她开始整理自己在清宫的见闻,写成了《清宫琐记》,为后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1973年1月16日,容龄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信源:天津艺术史成热点 海内外争相排演“蝴蝶舞后”-原创,艺术,蝴蝶皇后,裕容龄-北方网-新闻中心. 北方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