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无故患上带状疱疹?研究发现:患带状疱疹,背后有5点原因】
“身上突然起了一片红疹,疼得像火烧一样!”52岁的张阿姨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熬夜追了个剧,竟然就被带状疱疹“缠上了”。像她这样突然遭遇“缠腰龙”袭击的情况,在皮肤科门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主要特点是:沿身体单侧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红斑、水疱,并常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疼痛,是皮肤科的常见病。
这种病虽然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但年轻人同样可能中招——尤其在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时候,体内潜伏的病毒就可能被激活、引发症状。
最新研究也指出:带状疱疹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意外”,它其实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五大健康警报!
一、免疫力下降:病毒趁机“爆发”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实早就潜伏在大多数成年人体内。一旦免疫力下降——比如年龄增长、生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它就立刻“活跃”起来。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是年轻人的3倍,正是因为免疫系统功能会随年龄自然减弱。
📋 典型案例:
王爷爷,68岁,在化疗期间突发带状疱疹。医生解释,免疫抑制药物降低了身体防御力,让潜伏40年的病毒重新发作。
二、长期压力大:病毒被“激活”
职场人小李连续加班三个月后,腰部突然出现闪电般疼痛。检查发现,他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达到常人的2倍以上。这种激素就像是病毒的“启动开关”,会直接刺激病毒大量复制。有研究显示,长期高压人群的带状疱疹复发率增加近50%。
三、慢性病管理不佳:血糖、血压高也危险
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会损伤神经和微血管,无形中为病毒生长提供了“温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得带状疱疹的风险比常人高近2倍;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血流不畅,也更容易让病毒扩散。
四、药物副作用:免疫系统被“抑制”
某些药物,比如免疫抑制剂或长期使用的激素,虽然治疗了原有疾病,但同时也削弱了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 典型案例:
张先生在做完器官移植后一直服用抗排斥药,结果在第8个月时突发严重的带状疱疹。
五、外伤或神经损伤:病毒沿神经“跑出来”
有时候,哪怕只是一次扭伤或创伤,也可能“唤醒”潜伏的病毒。
病毒特别喜欢沿着受损的神经向外“爬”,导致疱疹在受伤区域成片出现。有研究显示,神经损伤后局部病毒量甚至能在3天内暴增上千倍。
治疗“蛇缠腰”,民间中医绝技
方法一
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 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
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
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3.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10---20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现在则用真空拔罐代替。
4.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5.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100例,均一次治愈。
方法二
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
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
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
病例:
王某,男,26岁。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
体会:
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仅供参考)
方法三▲ 杠板归
杠板归治缠腰火丹:
1、将鲜杠板归捣烂成泥,直接敷在疱疹上,第二天,带状疱疹便基本好转,严重的多做几次,愈后不留疤痕,效果显著。
2、鲜杠板归叶,捣烂绞汁,调雄黄末适量,涂患处,一日数次。(《江西民间草药》)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 : 穴位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