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蔡英文联手施压,柯建铭 7 字硬抗,绿营内斗惨烈程度盖过蓝营。 2025年8月23日,台湾地区第二轮“大罢免”投票结束,民进党发起的7项罢免案全部失败。从7月26日首轮25案全败到这次7案尽墨,民进党以0:32的悬殊比分收场。 这场耗费16亿新台币公帑的政治闹剧,没伤到对手分毫,反而引爆了绿营内部的权力战火。外界常说国民党“内斗内行”,但看看民进党对柯建铭的逼宫大戏,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往死里斗”。 “大罢免”惨败后,民进党立刻上演了“甩锅大赛”。民进党秘书长林佑昌率先请辞,行政机构和赖清德办公室也跟着改组。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铺垫,真正的目标是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 赖清德觉得,把罢免失败的责任推给柯建铭,既能转移民众视线,又能趁机夺走他手里的立法机构权力,简直是一石二鸟。 可柯建铭在台立法机构摸爬滚打30多年,哪会轻易就范?他一句“大罢免是为党争取过半,何错之有”,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 赖清德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先是让吴思瑶、陈培瑜等5位党团核心干部集体请辞,一夜之间把柯建铭变成光杆司令。 更让人意外的是,向来和蔡英文不对付的赖清德,突然拉着蔡英文上演“将相和”,不仅邀请她到办公室密谈,还一口气提拔了好几位英系人马,连民进党秘书长都换成了蔡英文信任的徐国勇。 这哪是什么团结,分明是利益交换,你帮我搞掉柯建铭,我给你派系分肥。这种为了权力瞬间变脸的操作,把绿营政客的虚伪暴露得明明白白。 柯建铭也不是吃素的。面对围剿,他先甩出让人浮想联翩的“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见赖清德不为所动,又抛出“此时无声胜有声”七个字硬抗。 这两句文绉绉的表态,看似温和,实则是在说“想让我下台没那么容易”。柯建铭心里清楚,自己在立法机构经营这么多年,手里攥着不少人的把柄,真要鱼死网破谁都别想好过。 有网民扒出,当年柯建铭为了攻击马英九,一口气发起几百起诉讼,虽然没把马英九怎么样,但这种“玉石俱焚”的狠劲,现在轮到赖清德头疼了。 赖清德索性撕破脸皮,让手下人马三路出击。郭国文、林俊宪等“立委”公开骂柯建铭搞“一言堂”,说他假传赖清德的意思;新上任的徐国勇搞了个逼宫连署书,王世坚这些“墙头草”马上签字附和;赖清德办公室秘书长潘孟安更是亲自上门“劝退”。 这阵仗哪是问责,简直是公开批斗。更阴的是,岛内开始流传“柯建铭30年宦海生涯,检调随便查都够坐牢”的说法。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暗示要用司法手段解决政治对手。 之前郑文灿、陈怡君等民进党人都是这么栽的,看来绿营内斗的规矩就是“要么下台,要么坐牢”。 这场内斗把民进党撕得四分五裂。虽然大部分人不敢得罪赖清德,但还是有人看不下去。民进党前“立委”蔡启芳直言,要是这样逼柯建铭,民进党不如解散算了;高雄“立委”林岱桦也公开说不会签连署书。 这些不同声音,恰恰说明赖清德的“大清洗”不得人心。更讽刺的是,就在绿营忙着内斗的时候,“核三重启”公投传来结果,同意票是反对票的三倍多,虽然没达标,但明明白白告诉民进党,民众关心的是电够不够用,不是他们的权力斗争。 赖清德这么急着搞掉柯建铭,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2028年大选。他的支持率已经跌到28%,再不做点什么恐怕连民进党主席都保不住。 可他不想想,罢免案花掉的16亿新台币,能建多少所学校,修多少公里路?台湾民众早就受够了这种“为斗而斗”的政治。从首轮罢免到第二轮,不同意票的差距越来越大,连绿营基本盘都在松动。 有评论说得好,民进党把“抗中保台”喊成了“抗民保位”,现在民众用选票表达不满,他们却还在窝里斗。 对比国民党的内斗,绿营的手段确实更狠。国民党就算争党主席,最多也就是互相骂几句,输了大不了走人。可民进党不一样,输了不仅要丢官,还可能被送进监狱。 这种“斩草除根”的斗争方式,让整个政党都充满戾气。柯建铭当年用几百个官司恶心马英九,现在恐怕也在担心自己被几百个官司找上门。这种冤冤相报的循环,早就成了民进党政治生态的毒瘤。 现在这场内斗还没结束,柯建铭硬撑着不走,赖清德步步紧逼。但无论最后谁赢,输掉的都是台湾民众的信任。当政客们把心思都放在怎么斗倒对手上,谁来管民生疾苦? 当16亿新台币变成内斗的弹药,受损的是整个台湾的发展。你觉得这场绿营内斗最终会怎么收场,民进党真的能从这场闹剧里吸取教训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民进党“大罢免”划上休止符,耗资16亿的政治闹剧宣告破产_中国台湾网
福克斯的这条新闻又让黄左如梗在喉。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