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病重的左宗棠在弥留之际,愤慨地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

帝王八卦 2025-08-28 16:10:22

1885年9月,病重的左宗棠在弥留之际,愤慨地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不久后,胡雪岩也郁郁而终,死前告诫子孙:“要远离白虎。” 在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过程中,胡雪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雪岩早年只是一家钱庄的学徒,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在江南商界一步步站稳脚跟,最终成为一代传奇。 胡雪岩的发迹,始于与官员王有龄的结识。那时的王有龄还处于落魄潦倒的境地,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凑不齐。胡雪岩得知后,冒着被钱庄开除的风险,私自挪用了五百两白银,资助王有龄进京。 后来,王有龄官至浙江巡抚,为了报答胡雪岩,他将浙江的官银汇兑业务全部交给胡雪岩打理。胡雪岩借此机会,创办了 “阜康钱庄”,短短几年时间,就开设了二十多家分号,成为晚清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1862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浙江军务,却因军饷短缺而愁眉不展。胡雪岩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登门拜访,提出帮助筹饷。之后,在胡雪岩的奔走、运作下,解了左宗棠的燃眉之急。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后,胡雪岩成为左宗棠的重要支持者和“财神爷”。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西征军官兵的饷银等费用,每年就需八百余万两白银。 胡雪岩先后四次出面向汇丰银行等英国财团借得总计白银1595万两,解决了西征的经费问题,被左宗棠称赞为:“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到了19世纪80年代,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达到了顶峰,他的总资产超过三千万两白银 。可就在这时,一场由李鸿章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悄然向胡雪岩袭来。 为了一举扳倒胡雪岩,李鸿章找来自己的心腹盛宣怀,共同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当时,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两千万两,企图垄断丝茧贸易。胡雪岩把摊子铺的太大,低估了外商的实力。而且,随着国外生丝丰收,生丝价格暴跌,以及中法战争的爆发,胡雪岩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不得不贱卖之前囤积的大量生丝,亏损了近千万两白银,元气大伤。 盛宣怀趁机落井下石,火速联系那些给胡雪岩贷款的外国银行,称 “胡雪岩的资金链已经断裂,根本无力偿还贷款”,导致银行提前催收欠款。 胡雪岩无奈之下,只能从抽取白银,先行偿还部分贷款。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盛宣怀早已在暗中散布消息,说 “胡雪岩囤积的生丝卖不出去,资金周转困难,钱庄即将倒闭”。 储户们得知后,纷纷涌向钱庄挤兑。胡雪岩起初还想尽力稳住局面,他将自己的房产、田产全部抵押出去,甚至不惜亏本,将剩余的生丝低价抛售,可面对汹涌的挤兑潮,这些举措根本无法挽回局面。 短短数月,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在各地的分号相继倒闭,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商业帝国轰然崩塌。 李鸿章这边,趁机弹劾胡雪岩 “挪用官银、中饱私囊”,最终,清朝下旨,让左宗棠负责清理胡雪岩的债务。 左宗棠无奈之下,只能按照朝廷的命令,查封胡雪岩名下的当铺、商号等资产,用以抵债。即便如此,左宗棠仍念及旧情,亲自出面与债权人协商,尽量减免胡雪岩所欠的债务。可即便有左宗棠的暗中相助,胡雪岩还是免不了破落,他不得不遣散家中的妻妾,昔日繁华的宅邸变得冷冷清清。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临终之前,左宗棠对李鸿章的妥协政策耿耿于怀,于是便有了那句 “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的愤懑之语 。 而在左宗棠去世三个月后,胡雪岩在杭州的旧宅中郁郁而终,年62岁。 临终前,胡雪岩望着围在床前的家人,眼神里满是悔恨与担忧,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了 “远离白虎” 的告诫。 关于胡雪岩口中 “白虎” 的含义,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白虎” 指的是官场中的权力。胡雪岩的一生,始终与官场紧密相连 ,从早年资助王有龄,到后来辅佐左宗棠,他的商业成功离不开官员的支持与庇护。可也正是因为卷入了官场的权力斗争,他才成为李鸿章打击左宗棠的 “牺牲品”。 所以,胡雪岩才告诫子孙,要远离官场权力,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辙。 在胡雪岩看来,金钱就像一只凶猛的白虎,既能带来荣华富贵,也能在招来灭顶之灾,所以他希望子孙们不要过度沉迷于财富积累,要懂得知足常乐。 无论是哪种解读,都道尽了胡雪岩的悔恨与无奈。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