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叫嚣:若马英九、洪秀柱出席93阅兵 将依法查办 针对大陆国台办称“将邀请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各界代表人士出席93阅兵”,台安全部门叫嚣,“国民党曾任政务官的人,去93阅兵都会有风险。只要指标性人物去,我们就会依法查办,包括马英九、洪秀柱、萧旭岑、夏立言、刘兆玄等”。 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马英九迅速陷入多起诉讼漩涡,从“三中案”到“泄密案”,台北地检署重启调查已结案件并高调起诉,国民党痛斥此为“政治追杀”。 耐人寻味的是,台安全部门此次特别“点名”马英九等人,恰恰印证了其惯用司法工具惩戒政治异己的操作逻辑——当权者手握法律武器,却常对特定人物“选择性瞄准”。 这种针对性的威慑,与其说是维护法制,不如说是制造寒蝉效应,阻挠两岸民间自发历史认同的联结。 洪秀柱作为国民党内明确主张“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政治人物,她始终将深化“九二共识”和推动两岸和平协议视为核心使命。 2016年她率团登陆参与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直言要“以和平政纲对抗台独党纲”,这种立场在岛内“去中化”浪潮中犹如逆风行舟。 台当局对其出席大陆活动的警惕,本质上是对其政治影响力的忌惮——当蔡英文当局在“维持现状”口号下回避两岸核心争议时,洪秀柱的言行恰恰撕开了这种模糊策略的伪装,迫使民进党直面其无法解决的认同困境。 历史纪念的政治隐喻在此尤为凸显。2015年连战出席北京阅兵引发国民党内部争议,表面是“谁代表抗战”的史观之争,深层则是两岸关系主导权的角力。 大陆已多次承认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甚至通过影视作品呈现这段历史;而台当局却纠结于“领导权”表述,对共享史料倡议反应冷淡。 这种不对称反应,暴露出某些人宁可将抗战史禁锢为政治筹码,也不愿将其视作民族共同记忆的可悲现实。 所谓“法律风险”的威慑,在两岸关系语境中更像是一出自导自演的闹剧。以马英九涉及的“三中案”为例,特侦组曾以“查无不法”签结案件,但政党轮替后同一案件被重新包装起诉,连马英九办公室都发现起诉书引用已被废弃的判决。 这种司法程序的弹性令人瞠目——原来法律条文的解释尺度,竟能随执政党更迭而自由伸缩。更讽刺的是,当台当局高喊“法制”时,却对马英九遭受14.5小时疲劳讯问、起诉书缺乏客观证据等程序争议视而不见。 这场闹剧的观众恰是台湾民众。当权者挥舞法律大棒时,真正受损的是两岸民间互信的根基。2016年后两岸经济互动趋缓,陆客锐减、贸易衰退,民生利益已成政治对峙的代价。 台安全部门的威胁表面针对政治人物,实则向所有期待两岸和平的民众传递危险信号:历史认同与民族情感可能被定罪。这种制造“红色恐惧”的手段,短期或可凝聚深绿支持,长期却将台湾锁进自我隔绝的牢笼。 两岸关系的真正出路,恰在台当局最恐惧的领域——共享历史、共写未来。正如两岸学者呼吁的,抗战史需要“聚合专业人才”“整合分散史料”,而非将历史割裂为政治武器。 法律威慑换不来长治久安,唯有超越诉讼政治的狭隘算计,在共同历史中寻找民族和解的密码,才能让两岸真正走出零和博弈的阴影。 素材来源:台当局禁止公职人员参加九三阅兵,国台办最新回应! 2025-08-27 13:07·上观新闻
台湾政坛的"双面人"戏码正在上演。洪秀柱这个被捧上天的"小辣椒",骨子里和朱立伦
【19评论】【39点赞】
128
不欢迎不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国民党人,欢迎台湾省仍健在的老兵,欢迎馆长和馆长的粉丝
山海一世
不欢迎马英九来
奋斗吧小虫
去TMD
用户14xxx88
让馆长来,赖不敢惹他!
用户14xxx06
对赖清德这类货色,只有斩首,先从肉体上消灭!不知道国内斩首法啥时公布
三防牛老大
打过海峡去,活捉民进党。
用户10xxx29
你们信不信,那个馆长以后跟马洪朱一样是暗独的
知足常乐
台湾人不是一贯标榜所谓的民主自由吗?现在还有民主自由吗??为什么不去抗争???
用户17xxx46
馆长来就行了
用户10xxx29
抓抓抓,马小姐抓去乌克兰,洪小姐抓去放在日本
小范
他们来没什么意思!不稀罕。
云瞰诗听
烂泥扶不上墙的
知足常乐
湾湾人的民主自由那去了???
坚持
马英九卖国贼一个,要他来干嘛呢
用户10xxx71
这几个汉奸最好是不要来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