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粮食奇缺,据说人肉卖到一百二十文一斤。长毛大批粮食聚集于此,真乃天赐我军。

历史的回音 2025-08-27 23:13:50

“皖中粮食奇缺,据说人肉卖到一百二十文一斤。长毛大批粮食聚集于此,真乃天赐我军。” 这番话,出自曾国藩的胞弟曾国华之口。彼时,曾国华率领湘勇驻扎金牛镇,与四十里外驻扎三河镇的太平军,呈对峙之势。 据探马报:长毛在三河镇,新筑石垒九座,粮草堆积如山,兵器甲胄无数。看阵势,欲在此与天兵决一雌雄。 作为统帅的曾国华,听探马这么一说,立时犯了愁。须知道,当时由李续宾、曾国华统帅的这支湘军部队,已经没有了军粮,倘若不能速战速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发愁之际,又有探马来报,说是舒城、桐城,乃至庐州等地,老百姓和长毛残兵,以食人为生计,街市上净是售卖人肉的摊子,大抵一百二十文钱可买一斤肉。肉分男女老幼,五花三层,幼童价钱较高,女人次之,男人又次之,老人最为低廉。 曾国华正是在听了这份报告后,也才说出上面那番话。 当时,为了跟清军对峙,长毛将从各地强征来粮食,全部放在了三河镇。如此一来,三河镇不缺粮食,其他地方却已是无米下炊。随即也就出现了人吃人,人卖人的惨状。 曾国华认准了舒城、桐城等地的长毛残兵,一定会涌入三河镇。如此一来,势必引发内讧,而如果趁此时机,让人混入长毛残兵当中,出其不意放一把火,长毛内部一定会自乱阵脚,而后清军一鼓作气,以破釜沉舟之豪气,不怕打不败长毛。 事实正如曾国华料想的一般无二,那些从舒城、桐城等地涌入三河镇的长毛残兵,早已经饿红了眼,他们连人肉都敢吃,也就甭指望还有什么人性。驻守三河镇的长毛一来担心残兵当中混有细作;二来害怕这么多人一下子涌入,会导致军粮消耗过快;再者这些人中间有的不少染了病,一旦引发瘟疫,那可就麻烦大了。因此断然不准残兵进入三河镇,残兵非要进,守军不准进,于是同类与同类厮杀起来。而这时候混入残兵当中的细作,除了煽风点火,制造更大的矛盾,还放了一把真火。 曾国华趁此时机,率湘军突击,将长毛打得大败溃输,缴获军粮、兵器无数,可谓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然而,还没等畅饮庆功酒,陈玉成的部队突然杀到,紧跟着李秀成部也来助战,再加上一心想要夺回阵地的三河败兵,三面夹击,清军不支,曾国华“力战、死之”,据说尸骨都没能找着。 而另一位主帅李续宾同样战死,其精锐尽数被歼,说来也是极惨极惨......

0 阅读:17
历史的回音

历史的回音

过去如何塑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