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就能富强?孙玉良:瑞、新两国才是学习榜样】
俄乌现在虽有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出面调解,也没有获得突破性的停战进展。乌克兰危机持续至今,关于乌克兰未来走向的讨论日益激烈。支持乌克兰的“乌粉”们普遍认为:加入北约和欧盟将是乌克兰通往繁荣稳定的捷径,必须打败“侵略者”俄罗斯,乌克兰才有出路。我不是“乌粉”也不是“俄粉”,选择与中国政府一样采取中立态度,同时我还认为:乌克兰打败俄罗斯是一种很不现实的“理想”,若深入审视地缘政治现实与国家发展规律,我的建议是瑞士的中立模式与新加坡的智慧型治国之道,或许才是更值得乌克兰借鉴的榜样。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得正视一个残酷的现实,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世界最大的战略纵深,别说乌克兰,即便是美国想战胜俄罗斯也是十分困难的;其次,俄罗斯又是一个世界上与美国比肩的核大国,如果到了生死存亡之秋,爆发核大战将成为残酷的现实选择,即便美欧想打败俄罗斯,敢冒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核战的危险吗?恐怕包括美国和欧洲诸国在内,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敢下这样的决心;第三,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大国之一,仅靠经济制裁难以折服这个战斗民族的意志;第四,俄罗斯也并不是孤家寡人,它在世界上也有并肩作战的盟友和友俄国家,包括中印这样的大国,一直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乌克兰怎么可能打败俄罗斯呢?
某些“乌粉”天真地以为,加入北约与欧盟是解决乌克兰安全与发展问题的万能钥匙。然而这种期待非常值得商榷。事实上,欧盟内部本身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均衡——希腊债务危机、东欧与西欧的经济差距等问题表明,成员身份并非繁荣的保证,即便乌克兰加入欧盟,也可能成为另一个希腊。同样,北约提供的安全保护伞固然重要,但也可能使乌克兰陷入永久性的地缘政治前沿状态,削弱其战略自主性。更何况,没有俄罗斯的表态,乌克兰想加入那是痴心妄想,美欧不会也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士的成功模式。瑞士并非欧盟成员国,却通过与欧盟签订双边协议享受经济合作的好处,同时保持了政策独立性和金融自主权。其中立立场不仅没有阻碍其经济发展,反而使其成为国际外交、金融和贸易的重要枢纽。瑞士法郎是全球最稳定的货币之一,瑞士的人均GDP长期位居世界前列。这种“选择性合作”而非“全面融入”的策略,使瑞士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最大化国家利益。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的发展道路。这个城市国家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卓越的教育体系和开放创新的经济模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不依赖任何军事联盟,在中美之间也不选边站队,它通过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和作为全球商业中心的地位来确保国家安全与繁荣。它向世界证明:小国可以通过智慧治理和战略定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远超其体量的影响力。
我认为:对乌克兰而言,盲目的组织崇拜可能不如精心设计的自立战略更为有效。乌克兰拥有欧洲最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力,这些内在优势才是国家繁荣的真正基础,而非任何外部组织的成员资格。但几任乌克兰总统显然国家发展战略有误,没有搞好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致使俄乌战争暴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未来某一天乌克兰获得和平以后,最急需的或许不是急于获得某个组织的入场券,而是推进深层次内部改革:建立真正透明高效的治理体系、打击腐败、创建有利于商业创新的环境、投资教育和科技发展。乌克兰可以考虑借鉴瑞、新成功的经验,采取更为灵活的外交策略,在东西方之间寻找平衡点,将自己打造为连接欧亚的桥梁而非前线。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富强从来不是他人赐予的礼物,而是源于内部的奋发与智慧。乌克兰确实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但它的选择不应仅限于“向东”或“向西”的简单二元对立。通过借鉴瑞士和新加坡的智慧,乌克兰或许能够走出一条既保持国家独立自主,又能实现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第三条道路。这条路挑战巨大,需要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战略远见,通过发掘自身潜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泽连斯基面对俄罗斯这头“北极熊”的威胁确实够勇敢,但他一意孤行投靠美欧西方的战略决策,最终陷乌克兰于“国破家亡”的困境,我是无法苟同和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