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谁是真将才,现在的俄军大军区司令,几乎都已经换了一遍,这里最引

掘密探索 2025-08-26 11:42:41

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谁是真将才,现在的俄军大军区司令,几乎都已经换了一遍,这里最引人瞩目的两个将星,分别是中部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和伞兵司令兼第聂伯集群司令特普林斯基。   49岁的莫尔德维切夫,绝对是俄军里“最年轻的狠角色”,2022年马里乌波尔那场硬仗,他带着第8集团军从东边包抄,配合海军步兵把亚速钢铁厂围得水泄不通。   乌军第36海军陆战旅和亚速营被困在里面,弹尽粮绝,最后只能投降,这场仗,算是俄乌战场上第一场“成建制团灭”的经典案例,莫尔德维切夫的名字也第一次被西方媒体盯上。   但真正让他“封神”的,是2024年的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当时他带的“中央”集群刚打完一场恶仗,士兵累得直喘气,结果他一声令下,装甲车直接“飙车”冲向奥切列季涅。   乌军防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撕开个大口子,整个防线直接崩了,俄军内部现在流传一句话“莫尔德维切夫的装甲车往哪开,乌军的防线就往哪垮,”   2025年5月,这哥们儿更牛了,直接接替奥列格·萨柳科夫,成了俄陆军总司令,从坦克旅长到集团军司令,再到统领全军,他只用了14年!比俄军平均晋升速度快了快一倍。   普京给他授旗的时候说“他的经验,都是战场上拿命换来的,”这话一点不夸张:莫尔德维切夫的军旅生涯,几乎和俄军所有大仗都沾边,格鲁吉亚、叙利亚、马里乌波尔、阿夫杰耶夫卡……他就像块“战场海绵”,每打一仗就吸点经验,越打越猛。   要是说莫尔德维切夫是“地面突破王”,那56岁的特普林斯基就是“空中突击的灵魂人物”。   这哥们儿出生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军旅生涯堪称“空降兵的传奇”:1995年车臣战争,他当第137空降团连长,带着人攻占格罗兹尼市中心一栋高楼,叶利钦亲自给他颁了“俄罗斯英雄”奖章。   2022年基辅穿插战,空降兵被打得够惨,他临危受命接任司令,半年就把这支“残兵”重新练成了精锐;2023年巴赫穆特战役,他因为反对“瞎指挥”空降兵,差点辞职,结果用战绩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特普林斯基最“神”的一次,是2024年3月的“死亡乌龙”,当时乌军说用美制炸弹炸了他的指挥部,还传他“阵亡”了。   结果一个月后,他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普京视察赫尔松的现场,还因为“前线表现好”被国防部表扬,这场“被死亡”的闹剧,反而成了他的“勋章”,俄媒说,特普林斯基是“少数能让士兵用命护着的将领”。   2023年瓦格纳兵变的时候,第7空降师直接放话“谁敢动特普林斯基将军,我们就给他当墙挡着!”   俄军这场“换将大潮”,可不是随便换着玩的,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一开始,俄军就暴露了两个大问题:一是高层指挥太死板,二是基层执行太拉胯。   像格拉西莫夫这些老将,经验是足,但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战场,有点跟不上节奏;反倒是莫尔德维切夫、特普林斯基这些年轻将领,敢打敢拼,还喜欢往前线跑,士兵自然服他们。   比如莫尔德维切夫在阿夫杰耶夫卡,亲自开着装甲车冲在最前面,这种“和士兵一起拼命”的作风,跟某些“躲在后方发命令”的将领一比,高下立判,特普林斯基则擅长用空降兵的灵活性,补俄军机械化部队的笨重。   索莱达尔战役里,他精准空降切断乌军补给线,被西方军事专家夸是“空降战术的教科书”。   真正的将才,从来不是军校里“念书”念出来的,而是战场上“拼命”拼出来的,莫尔德维切夫从坦克旅长到陆军总司令,每一步都踩在战火的灰里,特普林斯基的“俄罗斯英雄”奖章,是用车臣武装分子的子弹换的。   他们没那些“完美履历”,但有最珍贵的“战场直觉”,知道啥时候该猛攻,啥时候该绕路,啥时候该和士兵一起吃冷饭。   反观有些国家的将领,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战略模型”,连士兵的枪有多沉都不知道,这种“纸上谈兵”的将领,上了战场第一个就怂,俄军这次“换将潮”虽然猛,但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在生死关头,“能打”比“会演”重要一万倍!   最后想说:战争从来不是将领的“个人秀”,是士兵用血写的“集体日记”,莫尔德维切夫和特普林斯基能成“将星”,是因为背后站着无数愿意为他们冲锋的士兵。   将才的“灵动有趣”,得靠士兵的“死心塌地”撑着,这才是战场最狠,也最真的逻辑!

0 阅读:1137

评论列表

江南多情

江南多情

4
2025-08-26 22:00

历史以来 都是沙俄抢劫邻居领土

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

2
2025-08-26 22:56

亚速骑士团孤军奋战,抵挡半兽人军团三个月,小毛子们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