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现在全球AI领域基本是中美两国在领跑,联合国的报告显示,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加起来占了全球的57.7%,说是“双强并立”一点不夸张。 咱们中国的AI人才增长特别快,事也确实有,已经有5.3万人了,紧追美国的6.3万。而且在论文数量上,中国科学院拿了全球科研机构榜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都进了全球前十,光看这些数字,确实挺亮眼。 但要是往深了看,差距就显出来了。美国谷歌、微软、Meta这三大科技巨头的总发文量是咱们的1.8倍,更关键的是,他们企业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比咱们高15%。 这就好比同样是写文章,人家的文章被同行引用得更多,说明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这些基础领域,人家确实有更深的沉淀。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美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率能达到37%,这种“人才旋转门”能让知识和技术快速流动,咱们在这方面还差不少。 在专利这块,表面上看咱们挺厉害,2024年全球新增的4.5万条生成式AI专利里,咱们占了2.7万条,超过60%,数量上妥妥的全球第一。 但欧洲专利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在欧洲公开专利最多的公司里,韩国三星排第一,美国谷歌第二,咱们的华为排第三,而且数量差距不小。 这说明咱们在专利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上,跟人家还有差距,有点像搭积木,人家是自己设计积木块,咱们更多是用现成的积木块搭出各种花样。 算力和数据这些硬件上,咱们确实有优势,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32%,产生的数据也有41.06ZB,这些都是训练大模型的好基础。 咱们的企业也确实能把AI用在各种场景里,比如中国电信的方言语音大模型,科大讯飞的政务大模型,还有工厂里用大模型排产,效率提升不少。 但底层的芯片和核心算法,咱们还得承认差距,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虽然在加速追赶,但跟国际顶尖水平比还有距离,很多技术路线还是依赖人家的开源框架。 所以说梁文峰的话没说错,那种一两年的差距说法太表面了。咱们在应用层面确实做得不错,能把技术快速落地到各行各业,但在最核心的原创性突破上,比如像OpenAI搞出ChatGPT那种从0到1的创新,咱们还不够多。 不过好的是,国家已经在发力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还有“东数西算”工程,都是在补基础的短板。 毕竟要从追随者变成领跑者,光靠模仿肯定不行,必须得自己下场做那些难啃的原创探索,这道坎躲不过去,也绕不开。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25 11:21:27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