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霍英东花280万买下当时的铜锣湾使馆大厦,按当时的情况只能将房子租出

历史拾遗者 2025-08-25 05:04:46

1953年,霍英东花280万买下当时的铜锣湾使馆大厦,按当时的情况只能将房子租出去,然后每年收取租金,但是霍英东觉得这样回本太慢了,至少也要七年时间才行。 霍英东1923年出生在香港一个疍民家庭,原名官泰,七岁父亲在风灾中去世,母亲拉扯着他和姐弟妹靠缝衣服和卖煤炭过日子。他们住在湾仔石水渠街的破屋里,日子苦得紧。他从小就倔强,先在卜卜斋和帆船同业义学念书,后来转到墩梅小学,1936年考进皇仁书院,成绩一直在前头。1941年日军占了香港,他辍学去干苦力,先在轮船上铲煤,干了九个月扛不住被辞掉;接着去太古船坞打铁,震得手发抖也干不长;后来到启德机场挖土搬石头,晒黑了皮肤,还压断了一根手指。1943年,他和亲戚凑钱开了“有如”杂货店,总算有点生意基础。战后香港经济复苏,他在湾仔鹅颈桥开杂货铺,卖粮食布料赚了点钱。1950年朝鲜战争时,他组织船队运钢铁石油药品到大陆,避开港英检查,赚了大笔钱,也积累了资本。到1953年,他32岁,转向地产。 霍英东用280万港元买下铜锣湾使馆大厦,100万是自己攒的,180万靠银行贷。当时香港地产不成熟,大家都觉得他冒险大。买完后,常规路子是整栋租出去,年年收租,按市场价得七年回本。他觉得七年太长,不想等,就想出把楼拆分成小单位分层卖的办法。这在当时没人干过,地产圈没这个先例。他直接推行,还发明了“楼花”制度,让买家分期付钱:先付定金,建着建着再加钱,完工付尾款。这降低了买房门槛,普通人也能试试。他带团队宣传,起初大家怀疑,但很快单位卖光,不到一年本钱全回,还赚了利润。这套模式他用到其他项目,一年卖上百栋楼,推动香港地产变革。 霍英东买使馆大厦后,地产市场还在起步,人口多工商业兴起,对楼需求大。他觉得出租太慢,就把大厦分成小份卖,避开七年回本的麻烦。这主意大胆,因为以前买房得整栋吞,普通人吃不消。他设计的楼花让买家预售时付点钱,过程加点,尾款最后结,压力小多了。团队跑市场解释,市民从疑虑到接受,订单来得快。不到一年,280万全回笼,还多赚。他把这法子复制到蟾宫大厦、香港大厦等项目,地产商跟风,香港楼市活跃起来。他创办霍兴业堂置业和有荣公司,业务扩到建筑航运建材。 买使馆大厦是霍英东地产起点,他算准铜锣湾位置好,人流多,但回本慢让他动脑筋。分层卖加楼花,创新了销售方式,买家不用一口吃胖,地产圈从整栋租卖转向灵活。宣传时,他强调分期方便,中产和市民咬牙就行。单位快速售罄,证明这路子对头。他继续建楼,四方街盖了上百栋,地产带动工业旅游金融发展。他成为华资地产大佬,影响至今。 霍英东觉得七年回本拖沓,就发明分层卖,楼花让预售成现实。买家付定金后,建楼时看进度加钱,完工验货付尾。这套在使馆大厦试水成功,地产市场从被动出租变主动销售。他团队到处讲好处,市民从观望到抢购,280万快速回流。他把模式推到利园山地块,建蟾宫大厦,香港最高楼之一,卖得火热。地产商学着做,香港楼市进入新阶段。 使馆大厦项目让霍英东站稳脚,他觉得传统租楼不靠谱,就推分层和楼花。买家分期付,风险摊薄,普通人参与地产投资。他亲自把关合同,确保产权清,宣传用报纸海报,订单滚雪球般多。不到一年本金回,还赚溢价。他扩展到湾仔铜锣湾一带,建海诚大厦等,地产链条拉动经济。他首创售楼说明书,规范交易,影响香港地产规则。 霍英东买使馆大厦后,地产需求旺,他不愿七年等租,就拆楼分卖加楼花。预售制度让买家早下手,付钱分阶段,建好前就成交。这在1953年新鲜,市民起初怕上当,但他证明可靠,单位清仓快。280万回本外,多赚让他有资本扩建。他创办立信置业,建香槟大厦等,地产从华资起步,挑战英资垄断。模式普及,香港楼市繁荣。 分层卖楼花是霍英东对地产的变革,使馆大厦成范本。他觉得回本慢,就让买家预付,过程监督建楼,尾款安心付。宣传接地气,强调位置好门槛低,市民响应。不到一年钱全回,他复制到其他地块,一年上百楼卖出。地产拉动就业,建材航运跟上。他成为海沙大王前,就靠地产积累财富。 霍英东后续发展迅猛,1954年办霍兴业堂置业和有荣公司,业务到建筑航运建材。1961年买挖沙船有荣二号,挖海沙卖,垄断市场,叫海沙大王。后来新材料多,他转行。1961年和叶汉叶得利何鸿燊拿澳门博彩权,1962年办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建澳门皇宫赌场,扩酒店餐饮,澳门博彩大发展。 霍英东从地产转博彩,澳门生意赚多。他投资内地,1979年建中山温泉宾馆,1983年白天鹅宾馆开业。慈善上,1984年办霍英东体育基金会,支持体育,捐建2008奥运游泳馆。1986年教育基金会捐150亿港元,帮教育。1980年当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常委,1993到2006年副主席,首位香港人到这级别。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83岁。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