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1908年—1990年)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革命家,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开国女将军(少将),被誉为“巾帼英杰,军中女雄”。她的一生是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的奋斗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女性解放与进步的典范。[祈祷][祈祷][祈祷] 出生于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就被送到古家做童养媳,受尽苦难。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她的家乡,她毅然剪掉辫子,走出封建家庭,参加妇女协会,从此彻底改变了命运。她曾说过:“是党把我从一个童养媳培养成一名将军。” 1927年入党后,她参加了毛泽东主席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乡、区苏维埃政府妇女组织委员,红军士兵委员会委员长,湘赣军区医务学校政委等职。 在湘赣边区,她组织群众,带领游击队与敌人作战,表现得非常勇敢。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被包围,她宁死不屈,带领剩余战士跳崖,因被树枝挂住而幸免于难。怀孕的她因此次重伤而流产。 1934年参加红二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她担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部长,与男同志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 1951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 1955年 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首位女将军。 1975年 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1990年3月11日 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 李贞的丈夫是甘泗淇上将,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他们是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对“将军夫妻”。在1955年的授衔典礼上,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们祝贺,周恩来总理称他们为“夫妻将军,母子英雄”(指他们抚养了众多烈士遗孤)。这段佳话完美诠释了革命爱情与事业的双重结合。 尽管身居高位,李贞将军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她家中陈设简朴,穿的是旧军装,用的是五六十年代的旧家具。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却把绝大部分收入用来抚养烈士遗孤和资助身边的工作人员。 据统计,她生前抚养过的遗孤有20多人。她去世后,人们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除了记录她战功的4枚勋章外,其余物品简单到令人动容:4把用了15年的旧藤椅,1个用了40年的行军箱,11000元人民币和2500元国库券存款(她嘱咐全部作为党费和捐给公益事业)。 李贞少将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她的经历是中国妇女挣脱封建枷锁、追求解放、实现人生价值的极致体现。从士兵到将军,她的一生贯穿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历程,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指战员英勇顽强、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她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史册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1955年,毛主席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之后周总理的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