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笑!”继德国之后,英、韩各大场合也开始贴“中文的警告标语”。讽刺的是,这些标语上只有中文,没有其他任何语言,充满赤裸裸的歧视。吃个饭的规矩比上学还多,仿佛所有没素质的人,都是中国的。 在英国伦敦一家餐厅的自助取餐区,中国游客盯着墙上的标语皱起了眉。那张 A4 纸大小的牌子上,用黑体字印着 “请勿浪费食物”,底下却只有中文翻译,旁边其他语言的标识压根没见着。 这场景让她想起前阵子在德国景区看到的 “禁止攀爬” 中文标语,当时没太在意,可这会儿在异国餐厅里再撞见,心里莫名堵得慌。 不光是英国,韩国首尔的不少便利店也有类似的情况。有游客拍了照片发在网上,便利店的冰柜旁贴着 “请勿随意翻动” 的标语,同样只有中文。 有人特意去问店员,为啥只放中文标语,店员含糊着说 “之前常有中国客人这样做”,可追问有没有统计过其他国家客人的情况,对方就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了。 这些标语往往出现在游客扎堆的地方。 伦敦的那家餐厅挨着大英博物馆,每天来吃饭的中国游客确实不少,可餐厅里也有来自日本、泰国的游客,没见着专门给他们贴的本国语言警告。有次几个中国留学生凑过去看,发现标语旁边的 “营业时间” 提示倒是印了英、日、韩三种语言,唯独警告类的内容单放了中文。 韩国济州岛的海边更明显。有块礁石上挂着 “禁止下海” 的警示牌,铁牌上刷着醒目的中文,风吹日晒得有些掉漆,旁边的韩文和英文小字浅得几乎看不清。当地导游说,这块牌子挂了快两年,之前是有游客不听劝下海,可不止是中国游客,只是中文标语一直没换过。 有常去国外的人翻出前几年的照片,发现这类事早有苗头。三年前在日本大阪的一家药妆店,货架上贴着 “请勿拆封试用” 的中文贴纸,当时大家只当是商家贴心,提醒中国游客注意。可现在接二连三在不同国家看到类似场景,尤其是标语只单用中文,就难免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有人把这些标语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很快引了不少讨论。 有网友说去年去法国旅游,在卢浮宫的某个展厅外,看到 “请勿触摸展品” 的标语也是只有中文,当时旁边就有个欧洲游客伸手碰了展品,也没见有人特意去加个英文警告。还有人说在机场免税店见过 “请勿插队” 的中文提示,可排队时挤在前头的未必都是中国人。 这些标语背后,好像藏着种默认的想法:需要被提醒 “守规矩” 的,主要是中国游客。 可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不管哪个国家的游客,都有不小心犯迷糊的时候。在泰国清迈的夜市,有欧美游客随手扔垃圾;在新加坡的地铁上,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吃东西,只是没见着专门给他们贴的警告标语。 其实出门在外,谁都愿意守规矩。游客希望看到的是一视同仁的提醒,而不是只对着自己的警告。 有没有素质从来不是看国籍的,单给中文贴警告标语,既没必要,也容易让人误会。真要想让大家都守规矩,不如把标语换成所有游客都看得懂的语言,这样才实在。
“太可笑!”继德国之后,英、韩各大场合也开始贴“中文的警告标语”。讽刺的是,这些
文人学社
2025-08-24 17:57: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