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的警示!! 我们将很快面临一个全民低智的时代。 他的理由是,

开心唠唠嗑 2025-08-24 15:01:16

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的警示!! 我们将很快面临一个全民低智的时代。 他的理由是,科技不断进步,信息爆炸; 看起来人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但实际上人们的认知及深度出现严重问题; 碎片化和似是而非的认知越来越严重。 导致人们的智商水平严重下降,面临智商堪忧的窘境。 这话听着扎心,可细想全是实话。就拿刷短视频来说,现在人均每天刷2小时以上,手指一划就是一个知识点,今天看“量子力学入门”,明天学“经济学定律”,可真要问这些知识咋用、背后逻辑是啥,没几个人能说清,全是一知半解的“假性博学”。 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伪知识”,简直在收割认知。比如“喝醋能软化血管”“手机辐射致癌”,这些早就被科学证伪的说法,换个包装、配个耸动标题,照样能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连查证都懒得做,一看“专家说”就信,把谣言当真理传,这不就是认知退化的明证? 郑永年说的“认知深度缺失”,在年轻人身上特别明显。去年某高校调研发现,近半数大学生读不完一本200页的学术书,更别说做深度研究了。大家习惯了“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3分钟读懂一本书”,对需要沉下心琢磨的内容,根本没耐心,长此以往,怎么能有深刻的认知? 更可怕的是“思维惰性”会传染。比如网上讨论问题,没人愿意听不同观点,只要和自己想法不一样,就扣帽子、骂脏话。之前“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不少人连转基因原理都没搞懂,就喊着“致癌”“有害”,完全没逻辑可言,这就是碎片化认知导致的“低智沟通”。 郑永年的警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给所有人敲警钟。科技是工具,不是让我们变懒的借口。要是总依赖碎片化信息、放弃深度思考,早晚真会掉进“全民低智”的陷阱里,到时候再想爬出来,可就难了。 想避免这种窘境,其实不难——每天少刷半小时短视频,多翻几页书;看到不确定的信息,花5分钟查下来源;遇到不同观点,先别急着反驳,试着换位思考。别让“假性博学”骗了自己,真本事从来都是沉下心琢磨出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8
开心唠唠嗑

开心唠唠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