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场,西方国家开始害怕了!当前,中国急于寻找实战检验的舞台,众多新式武器问世后,其真实作战效能尚待验证,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试炼场。 最近西方国家又在那儿酸溜溜地念叨,说什么中国武器没经过实战检验,歼-20、055驱逐舰这些看着厉害,真到战场上不一定管用。这话听着就气人,合着他们家武器出厂就能直接上战场,咱们的就得低人一等?说白了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纯属没事找事。 其实他们心里门儿清,实战从来不是检验武器的唯一标准,更不是他们能垄断的话语权。中国武器的实战化验证,早就藏在日常训练的每个细节里了。就拿055驱逐舰来说,这几年在南海、台海转个不停,跟着航母编队把西太平洋都跑遍了。 去年中俄海上联合演习的时候,055跟俄舰一起练反潜、防空反导,电子战对抗里还把俄军的"音乐台"雷达给压制了。这可不是瞎吹,055把雷达、通信这些设备都整合到一个桅杆里,抗干扰能力特别强。这种高强度的演练,比某些国家在沙漠里打打游击队实在多了。 陆军训练也不含糊,西北戈壁的实弹考核,部队拉到几十公里外的陌生地方,通信兵架线、气象兵测数据、侦察兵建指挥系统,炮手麻利地装弹瞄准。打完一轮,无人机马上拍炸点传回来,指挥员赶紧调整参数再打一轮。 正打着呢,敌机预警来了,部队立刻收拢转移到预备阵地。这哪是训练,分明就是模拟真实战场。渤海边上的防空演练更狠,全要素跨昼夜搞实弹射击,敌人电磁干扰下还得织对空监视网,射手盯着雷达报的方位快速瞄准。 转移途中遇到敌机超低空突袭,到了新阵地马上装弹,对着高速靶机集火射击。晚上没照明也照练不误,硬是把夜间来袭的靶机打了下来。这种训练强度,比实验室里的数据靠谱多了。 更让某些国家眼红的是,中国武器不光单个厉害,还能玩出体系化的新花样。去年马来西亚兰卡威航展上,咱们展台直接摆了"歼-10CE+空警-500+红旗-17"的组合,从侦察预警到火力打击,再到电子压制和末端拦截,一套方案把客户都看呆了。 歼-10CE能跟其他装备协同作战,空警-500的雷达能在五百公里外抓到隐身战机,红旗-17发射速度快,专打漏网之鱼。这种组合拳可不是随便凑的,真到战场上就是无缝衔接的作战链条。 巴基斯坦空军用着咱们的装备打了漂亮仗,去年印巴冲突里,他们靠ZDK-03预警机和歼-10CE协同,打下好几架印度的"阵风"战机,自己一架没损失。 这背后就是中国的"跨平台协同打击"体系,通过数据链把地面雷达、预警机和战机连起来,形成"A锁定目标、B发射导弹、C制导"的配合模式。 国内训练也一样,陆军某旅搞实兵对抗的时候,跟陆航、空军部队一起行动,侦察兵把情报分享给电抗、火力分队,炮兵跟空军战机配合压制敌人,各路人马攥成拳头,战斗力直接翻倍。这种体系化作战,让武器效能发挥到了极致。 某些西方国家总拿"实战"说事儿,其实是怕中国打破他们的军事垄断。可他们没搞明白,中国武器的发展思路早就跳出他们那套老眼光了。 他们还在纠结有没有实战经历的时候,咱们早就把战场拓展到电磁频谱、太空轨道和网络空间了。他们靠实战刷存在感,咱们的高超音速导弹、量子雷达、人工智能指挥系统,早就把未来战争的规则改了。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用了乘波体设计,速度超过5马赫,在大气层边缘滑翔,现有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这玩意儿一出来,传统的攻防平衡直接被打破,敌方反导系统跟摆设似的。 量子雷达更厉害,能探测到百公里外的隐身目标,用光子的量子特性成像,抗干扰能力超强,隐身战机在它面前藏不住。人工智能指挥系统更是给力,"天河"量子指挥系统处理战场数据的速度是美军同类系统的3倍,能实时收集各种信息,帮指挥员快速判断战场情况。
美国论坛有人问:38辆美军的坦克运往台湾,中国为什么不敢阻止?其实,根本不是不敢
【5评论】【4点赞】
無語
教员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