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家李银河说:“高质量的生活是挑选出来的—挑选值得去做的事,挑选值得去交的人,挑选值得享用的物品,挑选度过自己时间的方式。” 高质量的生活,并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而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并不是说很有钱,就是高质量的生活;也不是说没太多的钱,就不能过高质量的生活。 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为名为利为权,有为了在社会地位的阶梯上攀登; 有为了满足现实的需求,有为了满足幻想的虚荣,有为了理想,有为了他人,有为了社会进步,有为了改善周边的环境。 挑选值得做的事情; 做好了,生命的质量就高; 做不好,生命的质量就低。 《完整的人生》指出,高质量生活需兼顾六个维度:健康、家庭、事业等。 例如,一位创业者通过制定“30分钟法则”,每天强制休息30分钟,避免过度消耗。 这种自律使他在连续创业失败后仍能快速恢复状态,最终成功创立知名企业。 挑选值得去交的人,是高质量生活的另一重要维度。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注定要在漫长的跋涉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与我们并肩走过某段坦途,有些人在岔路口挥手作别,还有些人,会在某个转角处与我们重新相逢,眼神交汇的瞬间便读懂了彼此行囊里的故事。 时光就像筛子,能帮你筛掉不合适的人,会帮你找到在困难时互相扶持同频共振的朋友。 挑选值得享用的物品,也是高质量生活的一种体现。 既能满足实用需求,又能带来精神愉悦。 比如:70后的凯琳,用3000元购买的原木餐桌椅,十年未更换,平均每年仅需300元维护成本。 这种长期投资避免了频繁更换的麻烦,也体现了可持续生活理念。 再比如:喜欢喝茶,并不是需要买价格高昂的但未必适合你口感的茶叶,而是经过你精挑细选品适合你的那款茶叶,再配上一款喜欢的茶具。 这个过程,不仅体现在精挑细物品,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挑选度过自己时间的方式,是对生活节奏的一种掌控。 生活不总是在忙碌中度过,需要合理规划时间,优化时间分配提升生活品质。 比如:白岩松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从加法到减法的转变。 30岁左右时,他通过不断尝试积累经验,但到50岁时意识到需要减少非必要事务,专注于核心目标。 他停掉了一年的节目主持工作,转而研发新节目,并辞去多个职务,回归普通岗位。 这种减法策略帮助他重新聚焦生活本质,最终成就了更高效的人生。 不同的选择,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所以,只有懂得挑选,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 #我的宝藏兴趣#
进了体制内交朋友这么不近人情吗???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