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名女子怀孕后,和楼上邻居沟通,希望邻居约束一下孩子,不要天天在家蹦蹦跳跳

大大的瓜 2025-08-21 23:40:18

重庆,一名女子怀孕后,和楼上邻居沟通,希望邻居约束一下孩子,不要天天在家蹦蹦跳跳,这会打扰楼下休息,可沟通的效果并不明显,女子一怒之下,在家里安上一个震楼器,然后离开重庆,前往外地。随后,邻居打电话报警。   张女士怀孕之后,一直住在外省,后来她准备回重庆的家住一个星期。由于张女士知道邻居有三个孩子,很吵,所以专门找到楼上邻居,提醒对方,希望邻居可以约束一下孩子,一个星期后她就会离开,到时候随便孩子在家里怎么玩。   可张女士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楼上还是时不时的发出砰砰砰的声音,而且到了晚上很晚,孩子还在家里跑、蹦蹦跳跳,严重影响她休息、睡觉。   张女士发现提醒没有效果,打电话给物业,希望物业出面解决,但物业出面没有任何效果,无奈之下,张女士又找到楼上房东的电话,希望房东管管租户,但还是老样子,同意没有变化。   至于通过微信直接和楼上邻居沟通,双方各执一词,楼上邻居表示,她已经约束孩子了,孩子老实了很多,但最小的一个孩子只有4岁,有时候她并不完全听家长的话,对此,张女士不认可。   一次语言通话失败后,张女士忍无可忍,她买了一个震楼器安好,然后拉黑邻居微信,离开重庆,前往外省。邻居联系张女士,希望张女士能把震楼器关了,但张女士回复,我人在外地,关不了! 最后,邻居打电话报警。   1、对于此事,网友纷纷站在张女士一边,“没有一个楼上是无辜的!”“提醒了不听,那就只能这么办。”“经历过楼上有小孩的人都懂,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遇到不讲理的,不震咋办?”“换了两个房子,每次都能遇到楼上孩子在家跳绳,跑步,滑板车,我已经快要疯了。”   2、从情理上,张女士是迫于无奈,可以理解,但从法律上讲,张女士这样做违法了。   首先,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   40分贝的声音,相当于冰箱的嗡嗡声,孩子在楼上蹦蹦跳跳的声音,肯定比40分贝大。   有网友提出,张女士安装震楼器进行反击,属不属于自力救济?   民法典第1177条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   自力救济对时间的要求很高,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才能采取自力救济措施。 张女士在离开重庆之前,安装震楼器反击,从法律上讲,不属于自力救济,而是报复行为。   其次,张女士这样做违法了,她将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1条规定,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如果楼上邻居不嫌麻烦,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张女士赔偿损失。   除此之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500元罚款。   具体到本案,公安机关介入后,第一次会警告张女士,要求张女士关了震楼器,如果警告不听,那会警方对张女士进行罚款和批评教育。   最后,一朋友说,她家被殃及池鱼了,她楼下邻居与他们的楼下闹矛盾,然后就开了震楼器,结果他们上下几层全被波及了,他们闹归闹,带上我们无辜的人干嘛!

0 阅读:316
大大的瓜

大大的瓜

日与夜互消长 富与贵难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