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艘万吨巨轮星夜南下,美军飞机立刻调头,解放军要在台海有大动作!?公开AIS信息显示,在17日夜间,7艘平时执行渤海湾内海运任务的民用滚装船,先后离开了大连、烟台等地码头,一路向南向着台湾海峡方向进发,目前这7艘船应该已经抵达了福建沿海。 台海地区形势一直备受关注,中国大陆在周边海域开展的军事巡逻和训练已成为常态。进入2024年8月,空军和海军的出动频次明显增加,战机和舰艇数量较以往有所上升。几天前,连续两天有大批飞机和船只靠近台湾岛附近,进行警戒和航行任务。 这种模式旨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主权利益。民用运输资源在必要时可被调用,形成军民协作的支撑机制。渤海湾一带有众多大型货轮从事货物运输,这些船结构适合搭载车辆和重型装备,航速稳定,载重量大。 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活动强度逐步提升。根据台湾方面统计,2024年全年军机跨越海峡中线次数超过三千架次,平均每日入侵次数创历史新高。民用滚装船多次从北方港口南移,参与福建沿海的补给和训练。 例如,2022年类似船队南下,用于增强跨海投送能力。这些船只平时执行商业航线,但可快速转为军用,确保后勤保障。 美方情报机构密切监视此类调动,经常派遣侦察机在东海和黄海巡航,收集信号情报。大陆方面强调,这些行动符合国际法,旨在维护区域稳定。台湾岛周边空域和海域成为焦点,双方力量互动频繁。 民用船南下往往与演训同步,突出军民融合的重要性。公开船舶追踪数据显示,类似调动在夏季较为常见,与天气条件和战略需求相关。 万吨级滚装船队于2024年8月17日晚间从北方港口启航。这些船只平日里在渤海湾执行海运任务,这次集体南下,直奔台湾海峡周边。目前,它们已靠近福建沿岸,停靠在指定位置。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记录显示,船只依次从大连和烟台等地码头出发,沿东部海岸线穿越黄海进入东海。这类运输船从渤海移向南方,通常意味着收到军方征用,用于加强海峡地区的兵力投送。 解放军现有两栖舰艇如072型坦克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主要负责首波部队输送,后续增援和物资供应则依赖这些民船。船队保持定位系统开启,美方情报网络迅速察觉异常。 8月18日上午,一架原在东海南部执行任务的RC-135电子侦察机突然转向,进入黄海锁定船队位置。机上雷达扫描船只运动轨迹,记录航速和编队间距。 历史数据显示,类似船队调动曾在2022年发生,当时多艘滚装船南下福建,参与跨海训练。 这些船只载重能力强,可运载数百辆装甲车和数千士兵,显著提升后勤效率。 美方RC-135飞机频繁在台湾海峡附近活动,2024年多次被中国战机拦截,收集情报。 船队此次行动与8月上旬解放军大规模出动相呼应,连续两天有数十架军机和舰艇进入台海周边。 8月18日,台湾当局报告检测到七架解放军飞机和十五艘舰艇活动,其中三架跨越中线。 船只抵达福建后,军方人员检验舱室和甲板,确认装载准备。 美军飞机完成初步监视,折返基地,上报数据给指挥中心。整个过程凸显区域敏感性,船队南下强化了跨海能力。解放军强调此类行动为防御性,维护领土完整。 滚装船设计利于快速装卸,船尾门开启时,车辆可直接驶入。南下航程中,船只避开商业航道,减少干扰。福建港口设施完善,码头延伸入海,便于大型船靠泊。军方调用民船历史悠久,2024年5月有两艘类似船从渤海南下,通过台湾海峡。 RC-135飞机装备先进传感器,可实时传输数据,机组在飞行中切换频率,避免干扰。船队编队航行时,间距保持数百米,防止碰撞。美军飞机转向后,加速爬升,进入监视高度。解放军地面雷达同时追踪,确保安全。 船队南下与台海巡逻同步,8月6日有十二架飞机和九艘舰艇活动。 这些行动展示军力投送潜力,民船作用关键。船队中,部分船只如渤海系列,吨位达2.5万至3.5万吨,适合军民两用。 美方对滚装船动向高度敏感,五角大楼下令紧急出动侦察机,反映出对台海局势的担忧。 船队停靠福建港口后,融入当地军事序列,解放军维持台海周边训练节奏。空军飞机从基地升空,执行巡逻任务,海军舰艇组队出海,进行编队航行。整体态势保持警戒,船只等待命令,军方人员上船验证系统,确保运转正常。 美方飞机结束监视,返回驻地,向上级递交报告,记录船队细节。外界观察指出,这次调动暗示即将开展大型活动,或许模拟跨海输送的登陆训练,也可能围绕台湾岛的全面警戒演习。活动按序推进,区域和平维护工作继续进行。 类似事件在2024年夏季频发,与整体战略布局相关。台湾方面加强监测,报告显示解放军活动未完全具备全面攻台能力,受地理和后勤限制。 美菲联盟也在南海增强合作,但未直接介入台海。 台海动态牵动人心,这七艘巨轮南下是否只是演训一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讨论区域安全前景。
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的报道,8月18日,美军一架RC-135电子侦察机对我国
【19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