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谈妥了! 当地时间8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长苏杰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8-20 17:06:40

中国和印度谈妥了! 当地时间8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双方不光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意见交换,还提到了印度香客去西藏朝圣的事也摆到了台面上,当然,“边境地区维护”也是重要话题。 其实现在中印高规格会谈的时机,是一个很巧妙的时间点,美俄8月15日刚在阿拉斯加就乌东问题进行交流,中印18日当天就开始会谈,这可不是巧合。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注意力被分散,正好给了中印腾挪空间。 而莫迪访华定在8月31日,此时距离中印会谈不到两周,这明摆着是要在莫迪来华前把场子热起来。毕竟,7年来首次访华,总不能空手来,得先把边境管控、朝圣这些“开胃菜”谈妥,后面才能聊得顺。 这对于美国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今年1月,美国把印度划入AI芯片出口的第二层级,每年配额只有5万块GPU的算力,这相当于给印度的科技雄心套上了枷锁。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不找中国找谁?毕竟,2024年中印贸易额已经达到1384.78亿美元,中国还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不过,三哥的心思可没那么单纯。就拿半导体合作来说,印度一边批准中企参与电子制造业投资,一边又规定中企股权不能超过10%,还得转让技术。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既要又要”的套路。 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也玩起了“胡萝卜加大棒”。虽然同意重开仁青岗—昌古、普兰—贡吉、久巴—南加三处边境贸易市场,但在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上,却要求中方分享应急水文信息,摆明了是想卡脖子。 稀土问题上的双标更明显。近日,印度煤炭公司和印度稀土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要开发关键矿产,摆明了是想在稀土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现实是,印度半导体产业80%的原材料依赖中国,2023-2024财年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价值超过120亿美元。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让人哭笑不得。 虽然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2025年4月,印度已经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被认为是此次会谈中,印度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但实际上,中方人员在印仍面临签证限制和离境困难。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驻印使领馆今年已发放超8.5万份赴华签证,可印度对中方人员的限制却纹丝不动。这种“只进不出”的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印度的真实意图。 当然,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今年5月,中国对美印医疗CT球管启动反倾销调查,直击美印产业链命门。要知道,中国占据全球CT设备产量的68%,这一招直接让印度在医疗设备领域的“自力更生”计划泡汤。 不过,咱们也得防着点三哥的“糖衣炮弹”。就拿莫迪访华来说,虽然双方可能签署高铁、能源等合作协议,但印度在投资政策上的限制可不少。比如,中企在印度电子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被限制在10%以内,还得转让技术。这种“技术换股权”的模式,分明是想空手套白狼。 中印这波互动,既有合作的诚意,也有博弈的较量。三哥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咱们得保持清醒,既要抓住合作机遇,也要警惕潜在风险。毕竟,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印这两个庞然大物的互动,注定会影响全球格局。只要双方保持战略定力,相向而行,“龙象共舞”未必只是梦想。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