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教练才敢打回自己的风格,不换就永远活在别人的剧本里。林诗栋和王皓之间的摩擦不是秘密。一个喜爱即兴发挥,一个讲究套路,训练场上天天都在上演“你改我挡”的戏码。
王皓一句“太随意”,直接把林诗栋的自信打到负数。没有正向的反馈,越练越慌,比赛的时候手都是抖的。换教练,就是要把训练的方向盘抢回自己手里,让新的团队按照他的节奏来行事。
技术改动得更为厉害。反手暴击曾经是招牌动作,现在削减一半,硬是把正手逼成主角。击球点向前移动五厘米,球速加快了,失误也增多了。
前三板压制不住对手,退台就会挨打,每天都在“新招没练熟、老招已失效”的困境里挣扎。很痛苦,但必须经历,经历之后才能变得更强大。
德甲是终极考场。一周双赛,球台速度快,观众吵闹,输球没人安慰,赢球则直接提升身价。三个月相当于国内的一年,逼着他把新动作快速掌握,掌握了就能派上用场。
换教练是及时止损,改技术是提升实力,征战德甲是接受磨炼。三步并作一步,林诗栋赌的是未来四年。处于低谷若不突围就只能一直处于低谷。林诗栋在德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内心的那股子冲劲从未熄灭。每一场比赛对他而言都是一次新生的机会。
在比赛场上,他试着将新的技术动作融入实战。一开始,新动作的熟练度不够,失误频频,有些观众甚至发出唏嘘声。但他咬着牙,脑海里不断回想训练时的要点。他知道,现在的磨砺就是迈向成功的阶梯。
随着赛事的推进,他渐渐掌握了节奏。正手的进攻越发犀利,那向前移动五厘米击球点打出的球,速度快得让对手难以招架。他不再像之前那般慌乱,逐渐在比赛中站稳脚跟。
新的教练团队在背后不断给他支持与鼓励。他们根据林诗栋的特点制定战术,让他的即兴发挥得以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这种自由与约束的平衡,让林诗栋找回了自信。
征战德甲的日子里,他也结识了不同风格的对手。每个对手都是一面镜子,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让他从中学到新的技巧。他会观看比赛录像,分析对手的打法,将有利的部分融合进自己的技术体系。
虽然未来四年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林诗栋勇往直前的决心已经让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将“新招没练熟、老招已失效”的困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每一次的胜利,都让他离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