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热门[超话] 固态电池长期受困于内部集流体材料限制,由于传统液态锂电使用的铜材会与固态电解质(尤其是硫化物体系)发生腐蚀反应,迫使厂商采用高成本、低导电性的镍/不锈钢替代品,导致电池性能与成本失衡。
而根据最新专利(US20240055613A1)显示,现代汽车已通过六层防护结构破解腐蚀难题,该设计包含铜阳极集流体层(核心导体)、纳米级防护涂层、阳极层、固态电解质层、阴极层、铝箔集流体层,使铜材在隔绝腐蚀的前提下实现电子高效传输。
由于铜价仅为镍的1/5,不锈钢的1/8,因此该设计将使成本降低30%+。同时铜导电性(5.96×10⁷ S/m)碾压不锈钢(1.45×10⁶ S/m),将使导电率提升5倍。专利涂层使层间附着力提升40%,循环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5%,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据悉,该项专利兼容现有电极涂布工艺,无新增设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