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俄罗斯 “上当” 了!美国不愧是 “商人国家”,又发 “战争财”!阿拉斯加峰会的握手余温未散,特朗普签署的能源关税令已让莫斯科的原油出口单瞬间缩水 。 50% 的加征幅度,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俄罗斯经济的软肋,而华尔街的期货屏幕上,每跳动一个百分点,都对应着五角大楼军火库的又一笔订单。 这场被俄媒吹嘘为 “世纪和解” 的会晤,从一开始就埋着商业陷阱的引线。 普京带着楚科奇海 470 亿桶油气田的开发蓝图赴约,以为能用资源绑定撬开美国制裁的缝隙,却没看清特朗普桌下的小动作:谈判期间,五角大楼已悄悄向乌克兰移交第三批 “爱国者” 组件,这些装备在顿巴斯上空织成的防空网,直接让俄军战机出勤率跌了 23%。 更狠的是金融暗手 —— 美国财政部假意放开部分俄油卢布结算,却通过新加坡离岸公司抽成每桶 15 美元 “通道费”,一年下来,相当于硬生生从俄罗斯能源收入里剜走 80 亿美元,比俄全年军费的十分之一还多。 俄罗斯的误判,藏在对 “资源筹码” 的迷信里。克里姆林宫以为北极油气田能复制 “北溪” 绑定欧洲的神话,却没料到美国早布好了替代局:峰会那几天,四艘中国油轮正沿着俄破冰船开辟的航道,把折价 12 美元的俄油拉回山东,炼化后变成美联航的航空煤油 。 俄罗斯的资源,最终成了美国航空公司的成本优势。 关税生效后,俄油日出口量锐减 200 万桶,而印度一暂停采购,中东原油就应声涨了 3 美元,美孚公司当天就套利 1.8 亿美元,这种 “鹬蚌相争” 的剧本,美国演了几十年,从未失手。 欧洲成了最冤的 “提款机”。德国巴斯夫为了买美国 LNG,付着四倍于俄罗斯管道气的价格,35% 的化工厂停工; 波兰花 100 亿美元抢购 F-35,钱得用美国银行的债券支付,等于给华尔街付利息; 法国达飞海运抽调 12 艘货轮运军火,本土港口堆着 80 亿欧元滞销货。 乌克兰更惨,国债从战前 227 亿飙到 2300 亿,第聂伯罗钢铁厂裁了 5000 人,却要按美乌矿产协议把锂矿开采权让出去,等于卖了复苏的根基。 而俄罗斯民众呢?通胀 17%,肉都少吃 40%,可俄铝巨头德里帕斯卡早把 200 万吨铝锭偷运到迪拜,洗个产地就溢价 240% 卖给美国,这种 “权贵赚、百姓扛” 的戏码,让普京的 “爱国动员” 显得格外苍白。 历史总在重演,却又藏着新变量。1956 年美国耍英法,先纵后收夺了苏伊士;1991 年借海湾战争抬油价,让沙特买单。 这次对俄乌,套路没变:先让油价涨,再卖高价 LNG;先让乌东乱,再卖武器。 但全球南方醒了, 印度把低价俄油炼了再倒卖给欧洲,每月赚 7 亿;巴西顶着 40% 关税买俄油,贸易额翻四倍;沙特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石油美元的墙裂了缝。 金砖扩容到 35 国后,新结算网络正在成型。中俄本币结算占比 70%,比 2014 年克里米亚时的尝试结实多了。 这些国家用资源当筹码,在美元霸权的缝隙里搭新台子,楚科奇海的破冰船劈开的,或许不是油气田,而是绕开西方的新航道。 当普京在阿拉斯加看着美军 B-2 时,该懂了:沙皇说的陆军海军,现在得加上经济韧性和去美元化的胆。特朗普说会谈 “10 分”,雷神股价涨 13% 的数字更诚实 。
欧洲索要8万亿战争赔款,俄罗斯:要么继续打,要么免谈在美俄领导人会晤前夕,欧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