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警告:中国要警惕俄罗斯背后的真正意图!说到这,大家是不是第一反应就觉得:“俄罗斯不是在和美国对抗吗?我们在这中间不算受益了?” 其实中俄之间历来不是铁板一块,像当年中苏谈判,边界问题苏联一直死咬着不平等条约不松口,虽然后来中苏关系缓和,但俄罗斯占便宜不让步的习惯一直没变,到今天依旧能看到影子,所以大家别以为现在的中俄合作就是百分百的信任。 在很多重大事件上,中俄表面上一个声音,其实私底下都有自己的考量,拿当年的叙利亚问题来说,虽然两国都反对西方建议,但中国关注的是人道救援得走正规渠道,而俄罗斯心里惦记的永远是怎么扩大自己的影响。 俄乌冲突,俄罗斯想让中国站出来撑自己,结果中国只是保持中立,俄罗斯内部其实并不满意,还用贸易政策变着法子敲打中国。 经济合作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都觉得俄罗斯在资源上对中国很友好,但核心资源项目里,俄罗斯出手其实很谨慎,像最近俄罗斯突然不让中国卡车进,说是安全原因,其实是怕中国车卖得太好,把自家车企整没了,这种小动作,表明他们其实更想维护自家利益。 军事上,以前中国靠俄罗斯买装备,但中国技术突飞猛进以后,越来越少依赖俄罗斯了,俄罗斯防务技术老化,反而转向西方买装备,对中国更多显得戒备,两国军事合作明显不如以前热了。 俄罗斯也不会只盯着中国,对伊朗的拉拢也特别积极,想着和伊朗搞军队合作,在中东有个新支点,这样一来能抗衡美国,还能平衡一下和中国的关系,对中国来说,俄罗斯这种多头下注,增加了额外的不确定因素。 再看看俄乌冲突,俄罗斯一边和美国、欧洲谈判,一边战场上维持压力,想用战场成绩谈条件,这种做法说明,如果将来和中国有矛盾,俄罗斯未必不会用类似的策略来谈判压价。 中国面对这样的局面,稳妥起见,肯定不能把筹码全投在俄罗斯身上,贸易被卡了脖子,就得主动去开新市场,像东南亚、非洲这些地儿都值得多投入。 军工上,还是要多搞自主创新,靠自己更有保障,外交上,中国一向不拉帮结派,像沙特和伊朗能坐在一块谈和,也是中国用不同方式在处理中东和大国关系。 合作能带来机会,但别忘了保留自己的主动权,俄罗斯合适的时候会合作,但也会随时把重心转向别的国家,中国只有多元化布局,和更多地方合作,才能更稳当面对外部的变数,保持合作,又要有独立性,这才是长远之计。
就在刚刚,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8月18日俄乌战场新爆炸!俄军一天炸掉142个
【37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