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除夕,小吏正在衙门值守,忽然看见一个孤寡老头,小吏可怜他,请他喝了一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18 15:45:05

洪武二十九年除夕,小吏正在衙门值守,忽然看见一个孤寡老头,小吏可怜他,请他喝了一顿酒,没想到第二天便官升十级! 洪武二十九年的除夕夜,南京城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围炉守岁,唯独吏部衙门里冷冷清清,只剩下一个小吏独自哼着小曲,就着一碟咸菜、一壶烧酒,权当年夜饭。 这个小吏名叫张成,河南人,在吏部干了十几年,连个九品芝麻官都没混上,平日里负责抄抄写写,整理文书,属于那种“官老爷瞧不上,老百姓攀不起”的角色。 除夕夜本该回家陪老娘,可衙门里大小官员全溜了,他琢磨着:“万一皇上半夜查岗,发现吏部连个看门的都没有,那不得砍几个脑袋?”于是,他咬咬牙,主动请缨留下来值夜。 正喝着闷酒,忽然听见门口有脚步声,抬头一看,一个穿着粗布棉袄的老头站在那儿,须发花白,面容憔悴,活像个无家可归的孤寡老汉。 张成心里一软,冲老头招招手:“老丈,天寒地冻的,进来喝杯酒暖暖身子?” 老头也不客气,大喇喇坐下,端起酒杯就灌了一口,咂咂嘴道:“你这酒……啧,比宫里的差远了。” 张成乐了:“老丈还喝过御酒?吹牛吧!”老头嘿嘿一笑,也不解释,两人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张成酒劲上头,话也多了:“老丈啊,您是不知道,我在吏部干了十几年,连个正经官衔都没有,俸禄少得可怜,过年连家都回不去。” 老头眯着眼问:“那你怎么不回家?”张成叹口气:“衙门总得有人守着吧,万一皇上查岗,发现没人,那可就是掉脑袋的事。” 老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拍拍他的肩膀:“你不错,是个忠心的。” 张成摆摆手:“忠心谈不上,就是怕死。”老头哈哈大笑,又灌了一杯,临走时丢下一句:“明天见。”张成也没当回事,只当是老头喝多了说胡话。 第二天大年初一,百官入宫朝贺,张成还在衙门里打瞌睡,忽然几个锦衣卫闯进来,二话不说架着他就往皇宫跑。 张成吓得腿都软了,心想:“完了完了,昨晚那老头该不会是皇亲国戚吧?我说错话了?” 进了金銮殿,抬头一看,龙椅上坐着的,可不就是昨晚那个“孤寡老头”? 张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脑门上的汗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朱元璋笑眯眯地看着他:“昨晚的酒不错,就是菜少了点。” 张成魂都快吓飞了,结结巴巴道:“陛……陛下,小人该死,昨晚……” 朱元璋摆摆手:“别怕,朕今天叫你来,是要赏你。”张成懵了:“赏我?” 朱元璋点点头:“你忠职守孝,朕很欣赏,即日起,升你为河南知府,回家好好伺候老娘吧。” 张成差点晕过去,知府可是正四品,他一个没品级的小吏,连升十级?这比中彩票还离谱! 他哆哆嗦嗦地推辞:“陛下,这不合规矩啊……”朱元璋一瞪眼:“规矩,朕就是规矩。” 就这样,张成稀里糊涂当上了知府,回乡后兢兢业业,既没贪污也没摆谱,据说后来还成了当地有名的清官。 有人问他为啥这么老实,他苦笑:“皇上请我喝过酒,我可不敢糊弄他。”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却恰恰反映了朱元璋晚年的心态,他杀功臣、严惩贪官,可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真诚。 张成的无心之举,恰好触动了他最柔软的部分,历史有时候比小说还离奇,而这壶除夕夜的酒,或许正是命运的安排。 信息来源:(《明实录》;《万历野获编》)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