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纹样-双狮戏球纹
翱翔看文化
2025-08-18 15:02:01
画画的日常
双狮戏球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以雄狮身系绸带、相互追逐绣球的构图为核心,象征驱邪纳福与家族昌盛。其核心特征如下:
[红色心形R]寓意体系
[烟花R]官禄仕途:狮谐音“师”,双狮戏球喻“太师少保”,寓意官运亨通;绣球飘带暗含“好事连连”。
[烟花R]家族繁荣:狮谐音“嗣”,象征子孙兴旺;双狮互动体现阴阳平衡,绣球代表生生不息。
[烟花R]驱邪纳吉:狮子为百兽之王,滚绣球可祛除灾厄,多见于镇宅器物如宋代磁州窑瓷枕。
[红色心形R]历史与载体
[烟花R]起源:狮子形象汉代自西域传入,唐代丝织品出现对称狮纹(如联珠对狮纹锦),宋代磁州窑将其世俗化应用于瓷枕。
[烟花R]发展高峰:
[一R]明代官窑盛行:永乐青花压手杯首绘带年款双狮戏球,宣德青花以浓破淡技法强化狮鬃层次。
[二R]清代多元技法:乾隆粉彩三狮碗强化色彩对比,织锦采用沥粉贴金工艺(如清代椅披纹样)。
[烟花R]典型文物:
[一R]元代青花双狮戏球八棱玉壶春瓶,腹部双狮配杂宝纹,青花浓艳。
[二R]清德化窑青花盘绘双狮戏球,笔触有力,具民俗色彩。
[红色心形R]艺术特征
构图以双狮对峙绣球为主,辅以太狮少狮叙事式;绣球缀飘带或火焰纹,背景常用缠枝、卷草等吉祥边饰。这一纹样融合中外元素,历经千年成为本土吉祥符号的典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