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菖蒲繁花居 2025-08-18 02:40:15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33年,中国可不是个太平的地方。那时候,日本鬼子已经占了东北,虎视眈眈盯着华北,国内呢,国民党跟共产党斗得你死我活。共产党在江西、福建一带建了革命根据地,可国民党围剿一次比一次狠,革命队伍日子不好过。毛泽东当时是共产党的核心人物之一,带着队伍东躲西藏,随时都有被抓的危险。就在这年,他来到湖北通城黄袍山一带,这地方山高林密,藏人再合适不过了。可惜,敌人耳目太多,消息一走漏,麻烦就来了。 那会儿,毛泽东在黄袍山执行任务,带着几个同志秘密活动。敌人收到风声,派兵包围了村子,挨家挨户搜查,非要把他揪出来。情况紧急,毛泽东只能找地方藏身,最后选了黄菊喜的家。为啥选她家?因为黄菊喜不是一般人,她早就支持革命,家里常给红军帮忙,藏过人、送过情报,靠得住。她的房子破旧不堪,茅草屋顶,土墙柴堆,正好能掩人耳目。关键时刻,她把毛泽东藏了起来,准备应付敌人的搜查。 黄菊喜,1882年出生在通城县一个穷村子,家里穷得叮当响,丈夫死得早,她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日子过得苦哈哈。1930年红军来了,她觉得这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就特别支持。她仨儿子都参加了红军,家里还成了联络点,经常藏人、存物资。她自己也忙着给红军做饭、缝衣裳,柴堆里、地窖里,都是她帮革命藏东西的地方。这女人看着不起眼,心却硬得很,认定革命能改变命。 1933年9月,敌兵冲进村子,气势汹汹,满村子搜人。黄菊喜眼看着他们挨家踹门,心里清楚,毛泽东要是被抓,后果不堪设想。她当机立断,把自己的次子吴朝炳推了出来。吴朝炳那年25岁,长得跟毛泽东身形有点像,她就指着他对敌兵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敌兵也没多想,绑了吴朝炳就走。第二天,吴朝炳被活埋了,头还被挂在村口示众。黄菊喜硬是没吭声,保住了毛泽东。这事听着简单,可她这一句话,搭进去的是亲儿子啊。 黄菊喜这一下,可不是小打小闹。毛泽东当时是革命的顶梁柱,他要是被抓,共产党得受多大损失,谁也说不清。她救下毛泽东,等于是保住了革命的火种。后来,毛泽东带着队伍打游击、建政权,一步步走到胜利,黄菊喜这功劳不算小。吴朝炳的牺牲也震住了村里人,大家伙儿更铁了心跟共产党走。这一家子,用命换来的,是革命的希望。 黄菊喜没因为失去儿子退缩,反而更豁出去了。1930年到1937年,她的五个孩子陆续牺牲,有的战死,有的被敌人杀害,可她从没动摇过。她继续干革命,护送干部、传情报,还动员村里人一起帮忙。解放后,她也没闲着,帮着清匪反霸、分田地,抗美援朝时还捐钱、送孙子参军。到了晚年,她70多岁还下地干活,硬朗得不行,被评为劳动模范,人称“革命母亲”。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77岁的黄菊喜接到邀请,去北京参加国庆庆典。那天,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她穿着朴素的布衣,登上城楼。毛主席亲自接见她,感谢她当年的恩情。她站在那儿,看着阅兵式,心里肯定百感交集。这辈子,她从没想过自己能走到这一步,可她用命换来的,却是新中国的今天。 黄菊喜这人,没啥文化,也没啥钱,可她有股劲儿,为了革命啥都能豁出去。她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农村妇女,可她干的事,比多少英雄都震撼。她的故事告诉咱,革命不是光靠领导人,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用命拼出来的。她那句“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听着简单,背后却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硬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