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读者问,你说这人跟人相处,咋就这么累呢?
职场上要斗,情场上要防,朋友圈里还得端着。我就想问问,那些能在各种关系里都游刃有余,让人如沐春风又不敢轻视的高段位选手,到底手里攥着什么秘密武器?”
我说,3个法宝:不争、不证、不教。
不争,是放下对抗,回归本质的力量;不证,是收回向外索求的目光,稳稳站在自己的价值根基上;不教,是用生命状态去发出无声却最震撼的邀请.
我给你讲个故事啊。
从前有座山,山下有条河。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桥叫“争锋”,一座桥叫“守拙”。
造“争锋”桥的,是个精明的石匠老陈。
他逢人便说自己的桥用了多少好石料,设计多精妙,力证这是世上最坚固的桥。有村民路过嘀咕一句“这桥墩看着有点单薄”,老陈能拉着人理论半天,非要对方承认自己眼拙不可。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证明自己的手艺值这个价,证明自己就该被仰望。
桥造好了,气势恢宏,刻满了老陈的名字和功绩。
造另一座“守拙”桥的,是个闷葫芦石匠老林。
他整天就蹲在河边,看水流的方向,琢磨河底石头的脾气。有人问他桥啥时候好,他憨憨一笑:“急啥,河还没答应呢。”
他从不跟人争辩用料、工法,也不到处宣扬自己的辛苦。
桥造好了,朴实无华,连个名字都没刻,却稳稳地托着河床的走势,像是从河里自然长出来的一样。
那年夏天,山里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洪水裹着巨石、断树,轰隆隆冲下来。
你猜怎么着?
老陈那座华丽坚固的“争锋”桥,在洪水的怒吼和撞击声中,像被抽了筋骨,轰然垮塌,刻满名字的石碑碎了一地。
而老林那座默默无闻的“守拙”桥呢?
洪水遇到它,竟像是遇到了老朋友,咆哮的势头被无形地化开、引导,贴着桥身奔腾而过。
桥,纹丝不动,连桥面都没怎么湿。
村民们站在安全的高地上,全看傻了。
一个孩子指着老林的桥,脆生生地说:“看!那桥在跟洪水跳舞呢!”
那一刻,争了一辈子、证明了一辈子的老陈,看着自己化为废墟的“杰作”,再看看那安然无恙的“守拙”桥,脸上血色褪尽,第一次尝到了“争不如让,证不如忘”的万钧之力。
老陈的力气全花在“争”一个虚名,“证”一个对错上,桥反而成了他证明自己的工具,忘了桥真正的使命是渡河。
老林呢?
他眼里只有河,只有水流的本性。他敬畏河的力量,不去对抗,而是顺应、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