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毕业后跑到人大附中应聘老师,校长看完他厚的像书一样的简介,愣了几秒后问:“如果你来我们这,月薪只有4000,还要从早上辛苦到晚上,你愿意干吗?”李永乐愣住了,校长以为他打了退堂鼓,但他的一番话让校长另眼相看! 李永乐出生在吉林一个老师家庭,爸教物理,妈教体育,从小就没让父母操心学习,邻居总拿他当例子教育自家孩子。小学时候成绩一直拔尖,初中开始迷上物理,把日常东西都往物理原理上套,比如看光线就琢磨反射啥的。高中阶段,他参加全国物理竞赛,拿了全省第一,直接保送北大物理系,就算这样,他还考了高考,理科668分,父母乐坏了。进北大后,主修物理和经济双学位,四年里除了上课,就泡图书馆看书,还当过社会实践团长,去甘肃调研乡村教育。毕业接着去清华读电子工程硕士,期间在新东方兼职教课,2008年录考研视频,2009年拿学位。他的求学路一步步稳扎稳打,从基础到专业,积累了不少竞赛奖和项目经验。 硕士毕业,李永乐没挑高薪工作,先试了索尼和花旗银行面试,结果因为直说他不喜欢加班,没被录用。这些事儿让他更清楚自己想干啥,家里人当老师的影响大,他觉得教书能把知识传出去,帮学生点亮物理兴趣。于是在2009年,他带简历去人大附中应聘,那简历厚得像书,列满北大清华经历、竞赛成绩和项目。校长翻看后,愣几秒,问他月薪4000,从早到晚忙,愿不愿意干。他愣了下,但很快说愿意,薪水不是重点,他看中在好学校教书,能影响学生,培养人才。这话让校长觉得这人不一般,当场决定要他。从那起,他正式进人大附中,当物理老师和竞赛教练。 进校后,李永乐每天备课教书,用简单例子讲复杂物理概念,比如拿血氧仪说明光传播。他自掏腰包买零件,让学生组装收音机,教他们焊接电路。指导竞赛时,他批改试卷,一道道讲错误,带出20多学生在国际亚洲物理奥赛拿奖,300多人考进清华北大。班级升学率高,好多学生物理分接近满分。2014年,他开始录视频课,先是空教室里讲难题,坚持更新。2017年,一条闰年视频突然火了,粉丝猛增。他结合热点做科普,疫情时讲病毒,世界杯时分析足球几何,视频总播放几十亿。全网粉丝超4900万,还出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2021年获北京榜样,2023年当北京市政协委员,发言谈教育公平。他还去偏远地方考察学校,想改善资源分配。他的路子就是这样,教书加科普,影响一大批人。 李永乐的选择,说白了,就是认准教育这条路,不图钱多,就图有意义。他从学霸变老师,再到网红科普者,一步步走来,证明知识不光自己用,还能传给别人,让更多人爱上科学。这样的坚持,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社会,挺接地气的,也挺有内涵的。很多人毕业后追高薪,他却选了辛苦活,但结果呢?学生成才,自己也成千万粉丝的老师。这事儿告诉我们,人生不一定非得走寻常路,找准热爱的事,干下去就有收获。他现在还坚守岗位,继续教书录视频,推动科学普及,影响越来越大。
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毕业后跑到人大附中应聘老师,校长看完他厚的像书一样的
杰彦评娱乐
2025-08-15 17:16:55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