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陆小曼在昏睡中,拔掉了自己的氧气管。她微微睁开双眼,对赵清阁笑着说:“我看见志摩了。”赵清阁俯下身子,询问她:“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1965年4月3日,春雨绵绵的上海,华东医院病房里传来轻微的声响。62岁的陆小曼用颤抖的手拔掉了氧气管,对守在床边的挚友赵清阁轻声说道:“我看见志摩了。” 这句话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闸门,将人们带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民国年代。从1931年徐志摩在济南遭遇空难至今,整整34年过去了,陆小曼却始终活在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记忆中。 1924年的北平,春风得意的社交名媛陆小曼邂逅了刚刚离婚的诗人徐志摩。此时的陆小曼虽然身为军官王赓的妻子,但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徐志摩的浪漫诗意瞬间点燃了她心中的火焰,两人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恋情。 为了与心爱的人在一起,陆小曼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与王赓的婚姻,甚至支付了高额的分手费。1926年的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当众严厉批评这段感情,直言不讳地说这会“毁了志摩”。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陆小曼依然保持着每月500银元的奢华生活,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兼职多份工作。更让人痛心的是,在朋友翁瑞午的影响下,陆小曼沾染上了鸦片。徐志摩在给朋友的信中无奈地写道:“她的世界里只剩下跳舞、打牌和烟榻。” 1931年11月19日,为了节省旅费,徐志摩选择搭乘邮政飞机前往北平听林徽因的建筑讲座。飞机在济南上空遭遇意外,徐志摩不幸遇难。在他随身携带的遗物中,人们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当票——那正是陆小曼典当他怀表时留下的凭证。 徐志摩的突然离世将陆小曼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徐家人认为是她间接害死了儿子,甚至禁止她参加葬礼。外界对她的指责更是铺天盖地,各种难听的话语如潮水般涌来。 面对巨大的打击,陆小曼选择了闭门反省。她戒掉了鸦片,开始整理徐志摩的遗作,编辑出版了《爱眉小札》等书籍。同时,她潜心学习绘画,最终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师。 尽管后来与翁瑞午共同生活了30年,但陆小曼始终拒绝再次结婚。她的床头只摆放着徐志摩的照片,这种深深的执念让翁瑞午的女儿颇有微词。在料理陆小曼的后事时,看到她破旧的衣服和因长期吸食鸦片而留下针眼的皮肤,翁女士忍不住说道:“薄情之人终究没有好结果。” 晚年的陆小曼生活十分困顿,1960年代的照片显示,由于长期吸食鸦片的后遗症,她牙齿脱落,身形消瘦,住在没有暖气的老式公寓里,仅靠画院每月80元的工资和偶尔卖画维持生计。即便在日本占领时期,面对1000大洋的广告代言费,她也故意穿着破烂衣服予以拒绝。 临终前,陆小曼秘密委托堂侄女陆宗麟保管朋友寄存的字画。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这些珍贵的文物才得以在动荡年代中保存下来。 她最后的心愿是能与徐志摩合葬,但遭到了徐志摩长子徐积锴的断然拒绝。他只用了三个字:“她不配。”陆小曼的骨灰在殡仪馆存放了23年,直到1988年才由远房亲戚在苏州东山为她建了衣冠冢。而徐志摩则安息在浙江海宁,这对曾经相爱的人最终还是生死两隔。 陆小曼她勇敢地反抗包办婚姻,追求真爱,却又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她才华出众,却因为任性和挥霍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幸福。她用生命的后半段来赎罪,却仍然无法逃脱世俗的严厉审判。 当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我看见志摩了”这句话时,究竟是临终前的幻觉,还是内心深处的解脱?也许就像她晚年画作中那越来越淡的墨色一样,所有的爱恨情仇最终都会归于平静。 信源: 百度百科(经济日报出版社再版条目)
古埃及石碑为何三四千年还那么清楚,而中国古代石碑却已经模糊了?不少人直觉就是,为
【2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