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是治凉燥的杏苏散,这一篇写治温燥的桑杏汤
🍀🍀🍀 桑杏汤《温病条辨》🍀🍀🍀
【 功用 】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 主治 】外感温燥证 → 头痛,身热不甚,微恶风寒,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右脉肺脾命,右脉大则燥伤肺)
【 病机 】温燥伤于肺卫,肺失清肃,津液受损
【 治法 】清宣润燥法
【 应用 】外感温燥轻证之常用方。现代常用于上呼吸gan染、急慢性支气管yan、支气管扩张咯xue、百日ke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 用法 】水煎服
【 君药 】桑叶|杏仁
【 臣药 】淡豆豉|象贝(浙贝母)
【 佐药 】沙参|梨皮|栀子皮
【 特点 】全方宣、清、润并用;药量较轻,煎煮时短,制服得宜,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 方歌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身热咽干咳痰少,辛凉甘润燥能医
【 趣味记忆 】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
【 辨证要点 】发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右脉数大
【 使用注意 】药量不宜过重,煎煮时间不宜过长,适宜于邪气轻浅病证;不宜配黄芩、黄连等苦燥之品
🔖🔖🔖 鉴别 🔖🔖🔖
【 桑杏汤 】清宣温燥,凉润肺金→ “辛凉甘润法” → 主治外感温燥证
【 桑菊饮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辛凉解表法” → 主治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
【 杏苏散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苦温甘辛法” → 主治外感凉燥证
🐾🐾🐾复习诊断学内容🐾🐾🐾
温燥 —— 发生在初秋。燥邪与热邪合而致病,干燥 + 轻微表热证的表现
凉燥 —— 发生在深秋。燥邪与寒邪合而致病,干燥 + 表寒证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