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4岁的尹同跃放弃一汽总装车间主任的稳定职位,受芜湖副市长詹夏来感召

炎左吖吖 2025-08-15 14:39:06

1996年,34岁的尹同跃放弃一汽总装车间主任的稳定职位,受芜湖副市长詹夏来感召回乡创业。启动资金仅30万元,团队蜗居荒滩废弃砖瓦厂的三间小草房,被称为“八大金刚”。 在湖北的荒滩上,三间废弃砖瓦厂内芜湖副市长詹夏来围着一张用设备包装板拼凑的“会议桌”,盯着面前七位年轻人。 “咱得造自己的车!给外国人打工,没出息!” 而一旁是刚放弃一汽“十大杰出青年”光环、辞去总装车间主任职务的尹同跃。 没人能想到,这间漏风的草房和这八条汉子,竟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奇瑞的最初团队。 故事开始于芜湖这座皖江城市的产业困局时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传统纺织业式微,芜湖继续新的发展。 1992年,一个村办厂想造出几百台车的消息,点燃了时任市长助理詹夏来的汽车梦。 然而,造车之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与三九集团、一汽的接连合作流产,让芜湖人尝尽了“准生证”难求的苦涩。 1995年初,转机在欧洲闪现。 一条待售的英国福特二手发动机生产线,成了詹夏来眼中的“希望”。 他决定启动高度保密的“951工程”,对外挂牌“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实则暗度陈仓,剑指整车制造。 不过,造车先得有人。 这个时候,找到合适的人正是一大难题,而詹夏来看准了长春一汽。 那里,安徽籍工程师尹同跃正春风得意,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长,“十大杰出青年”,参与一汽大众项目,前程似锦。 为了拿下这个人,詹夏来三顾茅庐,餐桌上不谈待遇,只谈情怀。 “总给外国人装配生产线,咱自己的车在哪?” 几番长谈,詹夏来一句“为外国人打工没出息”的激将,彻底点燃了尹同跃的自主品牌梦。 1996年末,尹同跃辞别妻儿,南下芜湖。 迎接他的,是詹夏来口中“宏伟蓝图”背后的残酷现实。 好不容易有了30万启动资金,结果还是市政府东拼西凑。 三间废弃砖瓦厂房,外加七位同样怀揣梦想的“金刚”成了最开始的团队。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 斥资2500万美元引进的英国生产线,遭遇外方专家消极怠工。 尹同跃急火攻心,詹夏来夜不能寐。 连续三晚草房会议,詹夏来抛出质问:“甩开洋人,自己干,敢不敢?” 尹同跃拍案而起:“干!干不成,我跳长江!” 詹夏来选择力排众议,这个时候没有退路,唯有背水一战。 至此,八大金刚带领团队,开启“5+2”、“白加黑”模式。 翻译图纸、研究技术、安装调试,每天工作15小时是常态。 寒冬腊月,员工骑自行车尾随运输卡车,只为盯紧一颗螺丝钉。 丢一颗,费外汇,误工期。 500多个日夜煎熬,1999年4月27日,第一台自主组装发动机点火成功! 不久到了12月18日,首辆轿车“风云”下线。 不过车造出来了,单却上不了路。 因为“准生证”仍是一个大难题。 2000年,2000多辆“风云”只能积压在仓库,靠芜湖本地出租车市场消化。 詹夏来亲自北上,周旋于部委、大厂之间。 最终,在国家经贸委协调下奇瑞以无偿划拨20%股权的代价,“挂靠”上汽,更名“上汽奇瑞”,换来合法身份。 2001年,“风云”上市,凭借过硬品质和极致性价比,一炮打响,年销2.8万辆,销售额近20亿! 同年,10辆“风云”出口叙利亚,奇瑞海外征程迈出第一步。 2003年,奇瑞与上汽“和平分手”,拿回股权,真正独立。 同年,“国民神车”QQ横空出世,定价3万,半年狂销2.8万台,让轿车驶入寻常百姓家。 奇瑞,这只从草房飞出的“鲲鹏”,开始振翅高飞。 詹夏来始终严格管控,倡导“成本管控”近。 而“抠门”几乎成了奇瑞的生存哲学。 他奉行“少说多干,不许吹牛”,塑造了奇瑞“理工男”的务实形象。 然而,2004年,詹夏来“红顶商人”的身份引发争议。 不久,他恪守中央规定,辞去奇瑞职务,留下未竟的汽车梦。 政企协同的“芜湖模式”,却在他主政安徽期间升华为省级战略。 2009年,他主持编制《安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擘画全省汽车产业蓝图。 詹夏来虽离任,奇瑞却始终按照他的规划向前疾驰。 尹同跃接棒,坚守“再难不省研发”,专利申请超2.9万件。 战略上,“无内不稳,无外不强”,国内稳扎稳打,海外高歌猛进,连续21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 2024年海外销量114.5万辆,全球用户超1490万。 安徽汽车产业在奇瑞龙头带动下,汇聚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等巨头,形成2700家配套企业的完整生态链。 2024年初,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车产量双双登顶全国,历史性突破! 从力排众议启动“951工程”,到草房里孕育“八大金刚”。 詹夏来,这位“奇瑞教父”,用半生心血,在江淮大地上书写了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壮丽篇章。 主要信源:(大皖新闻——奇瑞简史①|创业之路 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

0 阅读:0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