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7年,73岁的武则天经常以喝茶为由,去王方庆家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王方庆

底层史观吖 2025-08-15 09:26:33

公元697年,73岁的武则天经常以喝茶为由,去王方庆家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王方庆佯装不懂。没有办法,武则天直接下令征集名家墨宝,王方庆听后立马瘫软在床,其夫人劝他快快入宫,不然一家子都性命难保。 那会儿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的槐树都知道,王方庆家里藏着宝贝。不是金银玉器,是他先祖王羲之、王献之那一代代传下来的墨迹。那些纸卷上的字,有的像春风拂过柳梢,有的像惊鸿踏过水面,懂行的人隔着窗户纸都能闻出墨香里的贵气。 武则天第一次踏进王府时,王方庆正蹲在院子里翻晒古籍。老太后穿着素色常服,身后跟着两个捧着茶盏的宫女,脚步轻得像片云。“王爱卿家的院子,倒比宫里清净。”她笑着在葡萄架下坐下,目光却没落在茶水上,直往书房的方向瞟。 王方庆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竹耙子差点掉在地上。他知道这位太后的性子,年轻时为了权力能亲手掐死女儿,如今虽已白发苍苍,眼里的精明劲儿半点没减。她哪是来喝茶的?怕是早听说了王家藏墨宝的事。 接下来的日子,武则天隔三差五就来。有时点评几句院中的石榴花,有时打听王方庆祖上在东晋做官的旧事,话里话外总绕着“笔墨”“纸砚”打转。有一回,她指着墙上挂的一幅临摹字帖,慢悠悠地说:“这字学得像,就是少了点筋骨。听说王爱卿家有真迹?” 王方庆当时正给她续茶水,手一抖,热水溅在茶盘上。他赶紧低头擦着,嘴里支支吾吾:“家传的旧物,早都虫蛀发霉了,哪敢让陛下见笑。”武则天没再追问,只是端着茶盏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说不清的意味。 直到那道征集墨宝的圣旨送进府,王方庆才算彻底扛不住。他瘫在床榻上,脸色比纸还白,手指抠着锦被上的花纹,把好好的料子都揪出了毛边。“她要的哪是墨宝啊……”他声音发颤,“那是王家传了七代的根!” 夫人在一旁抹着眼泪,手里攥着刚备好的包袱。“老爷,咱家三十多口人呢!”她把儿子的襁褓往他眼前凑了凑,“您瞧瞧这孩子,刚满周岁,难道要跟着咱们赴死?”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窗棂上,像谁在外面叩门,听得人心头发紧。 第二天天没亮,王方庆揣着个紫檀木盒子进了宫。武则天在御书房等着,案几上摆着新磨的墨。他把盒子往桌上一放,“噗通”跪在地上,脊梁骨都在打颤。“臣……臣愿将家藏先祖墨迹悉数献上,只求陛下保全王氏一族。” 武则天打开盒子,指尖拂过泛黄的纸卷。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献之的《中秋帖》,一笔一划都透着风骨。她看了许久,突然笑出声:“王爱卿倒是实诚。朕要这些,不是贪墨,是想让天下人都瞧瞧,我朝也能容得下这般风骨。” 后来那些墨宝被刻在石碑上,立在长安城的国子监里。读书人路过时,都要停下来临摹几笔。王方庆呢?他保住了一家子性命,却总在深夜里坐起来,对着空荡荡的书房发呆。夫人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只是叹气,手里摩挲着一块没用完的墨锭,那墨香里,总带着点说不清的苦涩。 有人说武则天霸道,强取豪夺不像君王。可也有人说,若非她这般强势,那些墨宝说不定早就毁在战火里。就像王方庆藏在箱底的那半张残帖,上面的字被虫蛀了好几个窟窿,倒不如刻在石碑上,能留得更久些。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