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开国少将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想回家当农民!”中央无奈,只好同意他的请求,谁曾想他却给中央带来一个惊喜! 1952年冬天,甘祖昌去迪化检查工作,车过一座木桥时突然坠河。桥板被人锯断,是敌特分子下的黑手。 他被救上来时满脸是血,嘴唇裂成三瓣,下颌脱臼,昏迷了一个多月。虽然捡回一条命,但脑震荡后遗症从此缠上了他,经常头晕目眩,甚至在开会时突然昏倒。 这伤像根刺扎在他心里。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法再胜任领导岗位,可组织上还是给了他准军级待遇,1955年授了少将军衔。 那天他站在台上,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回家后他对妻子说:“比起那些死在长征路上的战友,我活下来已经是幸运,哪还能拿这么高的待遇?” 他开始一次次打报告,要求辞职回乡。第一次、第二次都被压了下来。 领导劝他安心养病,国家需要老同志坐镇。但他心里清楚,自己一天不走,就多占一份资源。 1957年,他第三次递上申请,还当面找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谈了整整半天。他说自己手脚都好,回乡能种地、能修渠,比在病床上躺着更有价值。 组织终于松了口。临走前,他只带了三个箱子和八只竹笼,里面装着猪、兔、鸡这些良种。他特意叮嘱家人少带行李,为国家省路费。 这一走,全家十四口人全搬回了江西老家沿背村,挤在弟弟的老房子里,连床都是借的。 村里人一开始不敢信,一个将军怎么会回来种地?有人问他是不是犯了错。他只是笑笑:“我就是想回来,这片土养过我,现在该我回报了。”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带着孩子出门拾粪,边走边教他们认哪种肥料肥力高。村民围观打趣,他说:“当农民嘛,拾粪不丢人。” 他盯上了村里的冷浆田——土质冷、酸性强,种什么都收不了几斤。他带头撒石灰改良土壤,又从新疆带回良种试种。 几个月后,试验田亩产翻了一倍。大家服了,开始跟着他干。他又组织修水库、建电站、架桥铺路,哪项工程缺钱,他就拿自己的工资补上。 他生活极简,衣服穿破了补,补了再穿,实在不能穿就拆了做鞋底。袜子规定一年一换,家里从不点灯浪费电。 可他对乡亲却大方得很。村民刘海青父子生病,他垫付医药费,守在医院九天九夜;谁家孩子上不起学,他悄悄塞钱。 他存下的十多万元工资,七万九千多都投到了家乡建设上。 最让人动容的是他的坚持。一个受过重伤、拿过勋章的将军,本可以安享余生,却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手上的茧比老农还厚。 29年里,他带领乡亲修了3座水库、25里水渠、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他的身体也奇迹般好转,脑震荡后遗症竟慢慢消失了。 1986年,他病重弥留之际,还在念叨:“工资……留下生活费,剩下的买化肥农药……不要给我盖房子。” 他走后,莲花县万人送行。 一个老农跪在灵前哭喊:“将军啊,你让我们吃饱了,自己却饿着走了!”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战斗故事,却用一把锄头改变了整个村庄的命运。他三次辞职,不是逃避,而是一次次把位置让给更合适的人。 他的转身,不是退缩,而是换了个战场——从战场到田埂,从指挥千军万马到带领乡亲治水改土。 他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站在多高的位置,而在于能为脚下这片土地做多少事。 他脱下军装,却从未离开战场。那片被他亲手改造的山田,就是他一生最闪亮的勋章。
1957年,开国少将向中央申请:“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当官,想回家当农民!”中央
可爱喵呜求抱抱
2025-08-13 22:40:06
0
阅读:904
老百姓看世界
致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