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又把“史书”改了一页:先是尹锡悦被押,紧接着,8月12日晚上金建希也进了

剑指天涯问录 2025-08-13 21:19:22

韩国政坛又把“史书”改了一页:先是尹锡悦被押,紧接着,8月12日晚上金建希也进了看守所。前总统夫妇同日双双入狱,宪政史头一回。一个在首尔看守所,一个在首尔南部看守所——同城异狱,体面尽失。 案底更难看。尹锡悦头顶“内乱、叛国”两顶大帽;金建希身上摞着16项罪名:操纵股价、干预选举、收受贿赂……独检组分头推进,若是坐实,别说东山再起,能否再见天光都难说。 节奏为何突然加速?因为“拖”不动了。上月两次提审,尹锡悦一回“脱衣拒捕”,一回死拽栏杆,硬生生把程序拖成闹剧。执法人员围而不捕,独检组也看明白:先敲软肋。于是火速向法院申请逮捕令,当晚即获批,金建希当夜收押。 这背后是李在明的三重考量。 第一,收尾。新总统上台两月,权力更迭后的政治噪音不能无止境。尹案若久拖不决,民心更散。与其让当事人“在家配合调查”,不如收押隔离,证据链、证人链都能按时间表推进。 第二,止裂。双轨并行:一边对前任夫妇重拳出手;一边8月11日宣布特赦、减刑、复权近84万人。刀与橄榄枝同场——既要给司法一个交代,也要给社会一个台阶。避免把“清算”做成“撕裂”。 第三,出门前把屋里打扫干净。月底李在明将携夫人金惠景飞赴华盛顿,会见特朗普并共进午餐。这趟行程决定两件要命的事:韩国的出口环境,和半岛的安全气压。特朗普回炉后主推所谓“对等关税”,韩方面临15%关税压力,还被敦促追加数千亿美元对美投资;对朝政策更是“晴转多云再转阵雨”。在这种局势下,首尔必须先把国内的最大不确定性摁住,轻装上阵。 从技术面看,独检组选在此时拿人,等于把关键证据摆在手边;从政治面看,李在明也把“我能管住局面”的信号扔给了选民与市场。更现实的是,他兑现了竞选时那句重话——“让尹永不出狱”。至少,目前的司法路径,正朝这个方向去。 回看这对“模范夫妻”近况,讽刺不缺:前者在看守所地上打滚,后者在讯问室里“全盘否认”;一人靠拖延,另一人赌取证断链。可一旦逮捕令落地,主动权就不在他们手里了。德意志汽车股价案、选举干预案的证据究竟扎不扎实,很快见分晓。若再叠加“内乱”“叛国”这种极刑级别的重罪,法庭辩论空间会被压到极窄。 这不是简单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韩国政治的清算循环一次比一次狠:朴槿惠、李明博之后,轮到尹锡悦;如今更把“第一夫人”也一起拖进来。有人说是“青瓦台魔咒”,其实是权力交接里长期欠下的制度账——一朝得势,动用国家机器把前朝掀底,下一轮再按同样剧本回敬。制度疲劳在司法舞台上被一次次放大,社会撕裂也被一次次固化。 短期看,李在明赢了节奏:逮捕、特赦、出访三步走,政治与舆论的气口都被他卡住。中期看,关键在证据能否顶住法庭审查,是否经得起上诉链条;长期看,更难的是把“清算政治”从执政逻辑里剥离出来,否则下一任照样抄刀。 参考资料:《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被捕-中国新闻网 》

0 阅读:13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录

剑指天涯问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