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仲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曾说过:美国、荷兰、日本、韩国以及台湾控制了半导体所有的瓶颈,如果我们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
张忠谋2023年8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直言半导体供应链被美国和盟友牢牢把控。
实际上张忠谋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在半导体设计工具和核心专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全球 Top5 的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厂商中,美国企业占据三席,其开发的设计工具覆盖 90% 以上的高端芯片设计需求。
荷兰的 ASML 更是凭借极紫外光刻机(EUV)技术,垄断了 7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设备市场,一台 EUV 光刻机售价超过 1.5 亿美元,且生产周期长达 21 个月。
而韩国三星和 SK 海力士则包揽全球 70% 的 DRAM 内存市场,其技术迭代速度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1-2 年。而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承担着苹果、英伟达等巨头 70% 以上的先进制程订单,3 纳米芯片良率已突破 90%。
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技术网络。美国通过 “瓦森纳协定” 协调盟友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荷兰 ASML 在美方压力下多次推迟向中国交付 EUV 光刻机,日本则在 2022 年限制 6 类半导体材料对华出口。
这种 “技术联盟” 的威力在 2023 年显现:中国某晶圆厂因日本光刻胶断供,导致 12 英寸产线产能利用率下降 30%,最终不得不以高于市场价 40% 的价格从第三方渠道采购。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并未坐以待毙。在设备领域,北方华创的 14 纳米刻蚀机已通过中芯国际验证,其关键部件国产化率从 2019 年的 30% 提升至 2023 年的 65%。
材料方面,南大光电的 ArF 光刻胶完成中试,上海新阳的 KrF 光刻胶进入客户测试阶段,尽管目前国产光刻胶市场份额不足 5%,但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40%。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在构建 “非美供应链”。中芯国际 2023 年宣布,其 28 纳米成熟制程产线已实现 90% 设备国产化,包括中微公司的刻蚀机、盛美上海的清洗设备。
长江存储通过自主研发,将 192 层 3D NAND 闪存的良率提升至 95%,接近三星同期水平。
这种 “国产替代” 的加速度让美国倍感压力,2024 年美国商务部将 136 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进一步封锁技术路径。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当美国试图通过 “小院高墙” 遏制中国时,中国正以 “新型举国体制” 破局:大基金二期注资 2000 亿元支持设备研发,长三角半导体产业联盟整合 300 余家企业资源,清华大学设立集成电路学院每年输送千名专业人才。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任何打压都将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催化剂”。
或许正如 ASML 实验室里那台重达 180 吨的 EUV 光刻机所揭示的 —— 半导体产业的未来,终究属于那些敢于突破技术壁垒、重塑供应链格局的国家。
冰山上的来客~长淼
他们在发抖,他们只会搞阴谋诡计,最后失败
如山
半导体世界整体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了,没有多少发展空间,我们很快就会赶上了!
成成
这么牛逼也没看到霉国及你们这些走狗把中国半导体整死,早晚干死你们
用户16xxx68
别听老汗奸忽悠
南江沙洲客
咱中国要攻克一个难关,早晚都会攻下,只要是人可以造的东西!
天涯海角
培养对手的优方法就是打压与限制,中国早晚会突破限制的。
沙漠胡杨
对这几个国家,严格稀土出口。
天下为公
先进芯片技术不能与提供稀土原材料的资源国共享,请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向你提供制造芯片的稀土材料?
太阳
张忠谋,你是汉奸!不配中国台湾人,不得好死!
孤独的漫游者 回复 08-14 09:23
应该叫张奸谋
用户10xxx89
夜郎自大的老家伙,真是晚节不保的老东西。
三生三世
只有代工能力的企业有什了不起的
温暖的阳光
控制稀土,照芯片要不要稀土
松果
老东西你有本事别死,看不把你们打的落花流水!
用户14xxx29
这个是什么玩意
左佐
看来 无意中帮了中国一把。讽刺说一下
用户14xxx29
干垮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