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几千年前就挺大了。用碳-14和深挖地的方法,对过去研究得很深了
我们搞历史研究吃瓜,有时需要很博学,地理也得扯。有些伪史论朋友说,尼罗河三角洲是冲积出来的,现代才有这么一大片。5000年前,那里还只是一片海,根本不可能有古埃及文明。也有人说,几千年前海平面很高,把三角洲淹掉了。
我们应该如何去科学地研究这类问题呢?如果引述历史记载,说尼罗河三角洲存在,不容易说清,因为三角洲面积确实可能有巨大变化。好在现代人研究工具厉害了。
对于海平面变化、三角洲沉积过程,地质学和考古学有两个重要技术:一个是碳-14测年,在尼罗河三角洲研究中就直接用了。碳-14大家比较熟,半衰期5730年。活生物体会通过呼吸和食物吸收大气中的碳-14。死亡后,碳-14吸收停止,含量以固定半衰期衰减。测量样品中剩余的碳-14含量,可以估算样品的年龄。但需要有机物,而且也不是很精确。5万年以内勉强还行,再远就更粗了,量太少了。
在尼罗河三角洲往下挖,可以找到古代植物残体、贝壳等有机物质。通过放射性碳定年,可以确定这些沉积物的年代。由于沉积有序,对不同深度的样品定年,能重建三角洲沉积层的时间序列。
另一个技术是Core Analysis。这个Core就是往下面钻探挖很深取芯,可能是岩芯、土芯、冰芯,一层层的明显不同。分析Core,不难判断海平面变化,如看里面贝壳等生物化石的分布,就能判断出来。有贝壳,就是海平面到这了,有时会发现海平面挺高的,淹了一大片陆地。还有沉积物中的花粉、孢子之类的,通过植被类型变化推断当时的气候。如某种寒带植物“仙女木”到处都是,就说明全球大降温了。
有了这些检测证据后,就能写论文了。如《Late Quaternary Evolution of the Northwestern Nile Delta between Rosetta and Alexandria, Egypt》、《The Nile Delta: Recent Geological Evolution and Human Impact》,1992与1993年的,研究得很细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结论都有。
再如《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 on Early Agriculture in the Nile Delta, Egypt》、《Herding Then Farming in the Nile Delta》,2021与2022年的,研究了尼罗河三角洲的早期农业崛起,是从畜牧业转过来的。
那结论是什么,5000年前,尼罗河三角洲是在海里么?不是,已经很大了,而且可居住耕种的地比现在还大点。
距今约7000 年前,尼罗河携带的泥沙开始快速沉积,三角洲进入建造期。碳-14测年显示,三角洲最老的连续沉积层距今约6500–7000 年。公元前3000年前后,三角洲平原开始出现大规模农业,是下埃及的政治经济核心。三角洲内已经有不少4000-5000年前的遗址。三角洲内盛产粮食、纸莎草,这都能分析出来。
那过去5000年,尼罗河三角洲是不是在扩大?是有点扩大,一年也就1-2米,5000年只增加了不到1000平方公里。而三角洲有2.4万平方公里,增大有限。三角洲核心区域是“开罗—亚历山大—塞德港”三角区域,今天这三地也是差不多的位置。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比较大的变化是,现代阿斯旺大坝修起来以后,尼罗河入海的泥沙含量大幅减少。侵蚀、盐碱化和污染导致三角洲农业生产力显著下降,这么一种环保视角的说法。
一些伪史论朋友说的,上古与古代尼罗河三角洲不存在或者被淹了,多半是根据不靠谱的中世纪地图弄的。那时地图绘制水平不太强,胡乱划几下就偏差很大,画中国地图也差异特别大。后面才稳定下来,就没这些说法了。
5000年前成形后,尼罗河三角洲面积变化不大。但地中海海平面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有10米这么多。7000年前比现在低10米,5000年前升到只低5米。海平面太低,反而没有现在的尼罗河三角洲,升5米就在现在这个位置形成了。2000年前,海平面升到只比现在低1米了,但升4米影响没多大,一边冲积一边淹,4米不算太高。后面就比较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