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定,是中朝和联合国军之间签的,韩国并没有签(没资格上桌)。

小史论过去 2025-08-13 13:16:01

1953年的朝鲜停战协定,是中朝和联合国军之间签的,韩国并没有签(没资格上桌)。 李承晚这人,1875年出生在朝鲜黄海道一个破落贵族家,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学汉文经典。1890年代转到首尔新式学校,接触英语和西方思想。那时候日本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加入独立协会,推动改革,反对日本干涉。1896年参与维新运动,集会呼吁独立,结果1899年被抓进监狱,受酷刑,手指变形。1904年出狱后,赶紧逃到美国求学。 在美国,李承晚先后读乔治华盛顿大学、哈佛和普林斯顿,拿下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那边积极宣传朝鲜独立,写书警告日本扩张野心。1941年预言太平洋战争爆发,吸引媒体注意。二战结束后,他返回朝鲜南部,美国军事政府支持他当领袖。1948年联合国监督选举,他当选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推行反共政策,镇压左翼势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李承晚领导韩国军队,初期溃败严重,靠美国援助重整旗鼓。他一心想统一半岛,不愿停战。战争初期,韩国军队频频失利,美国带头干涉,派兵介入,还侵入台湾海峡。中国出于安全考虑,出兵抗美援朝,战场形势逆转。谈判从1951年开始,李承晚反对到底。 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在开城启动,中朝代表和联合国军面对面谈。焦点是战俘遣返,联合国军持150000人,中朝持10000人,很多北方士兵不愿回北边,中国和朝鲜不接受强制遣返。谈判中断时,战斗继续,三八线附近炮火不断。1952年移到板门店,议程包括划定军事分界线,建立非军事区,监督停火机构。 李承晚对谈判不满,他认为停战承认分裂,损害统一目标。他公开反对,命令韩国退出联合国军谈判团,宣称要单独北进,向美国施压要求继续打。新总统艾森豪威尔上台,推动谈判加速,派特使劝李承晚,但他拒绝。1953年6月,李承晚下令释放约25000名不愿北返的朝鲜战俘,这举动震惊国际,破坏协议。 志愿军随即发起金城战役,7月13日炮兵齐射,推进20多公里,逼近汉城。韩军损失惨重,李承晚意识到无力独自支撑。谈判加速,7月27日板门店,联合国军代表哈里逊中将、中方彭德怀、朝方南日大将签字。李承晚拒绝签,认为耻辱,美国承诺援助,但韩国没留下痕迹。协定建立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由印度将军领导处理战俘。 协定规定建立4公里宽非军事区,沿38度线附近,双方撤军。联合国军、北韩、中国签字,南韩缺席,因为李承晚坚持统一,不愿承认分裂。谈判拖两年,158次会议,主因战俘问题和边界划定。中国和北韩想回38度线,但最终接受堪萨斯线。斯大林死后,苏联推动结束敌对行动。 停战后,美国1953年10月1日与韩国签韩美相互防御条约,允许美军驻扎,提供军事保护。李承晚借此巩固权力,继续执政到1960年。他操纵选举,引发民众不满。1956年选举舞弊指控增多,民众不满积累。 1960年3月15日,马山市学生游行,反对选举舞弊,警察镇压,一名学生中弹身亡。抗议蔓延到首尔,4月19日数万人上街,警察开枪,百余人死亡。骚乱持续,军队拒绝介入,李承晚下令戒严,但失控。4月26日他辞职,由美国安排飞往夏威夷流亡。李承晚在夏威夷住檀香山住所,1965年7月19日逝世,终年90岁。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