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一万都拿不出来?”一女生高考结束后,向父亲索要10000多元,用来购买700

烟雨杏花村 2025-08-13 00:04:32

“连一万都拿不出来?”一女生高考结束后,向父亲索要10000多元,用来购买7000的手机和出门旅游,父亲劝女生合理消费,女生抱怨父母亏欠自己,并说“养不起就别生我。”父亲气得不行,对着女儿就是一顿训斥! 傍晚的菜市场,父亲老王把最后一捆青菜摆进三轮车,腰弯得像张拉满的弓。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女儿发来的消息:“爸,晚上早点回,有事说。” 他摸了摸屏幕边缘的裂纹——这手机用了四年,卡得连扫码付款都要等半分钟,上周修手机的师傅说“再用就得换主板”,他笑着摆手:“能接电话就行。” 回家时,女儿正窝在沙发里刷短视频,屏幕上闪过的,是穿潮牌的男生女生举着新手机自拍,配文“高考结束,爸妈奖励的毕业礼”。 女儿抬头时,眼里的羡慕像没藏好的碎光,老王心里咯噔一下,猜着大概是要说这事儿。 果然,晚饭还没端上桌,女儿就开了口:“爸,我想要个新手机,七千多的苹果,同学都换了。再跟她们去趟海边,差不多三千。”她语速很快,像是怕被打断,“我高三多累啊,就当奖励呗。” 老王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桌上的炒土豆丝是中午剩的,他中午在工地没舍得买饭,啃了个冷馒头。这个月工资刚发,扣掉房租、母亲的药费,剩下的刚够给女儿凑大学学费。 七千的手机,够他跑二十天工地,够母亲买三个月的降压药。他张了张嘴,想说“三千的手机也挺好”,却被女儿抢了话头。 “你看人家小李,她爸直接送了平板和手机,还带她去迪士尼了。”女儿把手机往他面前凑,“我考得比她好,凭什么就不能有?” 老王的视线落在女儿手机壳上——那是去年生日买的,边角早就磨白了,当时女儿说“不用买贵的,能装手机就行”。 才一年,怎么就变了?他想起上周去学校接女儿,看到别的家长开车来,后备箱塞着崭新的行李箱,而自己骑着二手电动车,女儿下车时总往旁边躲。那时他只当是孩子怕同学笑话,没多想。 “咱家情况你知道,”老王的声音有点涩,“七千太多了,爸给你买个三千的,够用就行。旅游的话,等你上大学,爸带你去周边玩几天。” 女儿“嚯”地站起来,沙发垫被带得滑到地上:“三千的拿得出手吗?同学见了不笑死我?连一万块都拿不出来,你当初生我干什么?养不起就别生啊!” 这句话像块冰,砸在老王心口。他突然想起女儿小时候,攥着五毛钱的硬币,在小卖部门口站了半小时,最后说“爸,我不买糖了,留着给你买烟”;想起她初中时,自己出差带回来的旧笔记本,她当成宝贝,包上书皮用了三年;想起高三陪她熬夜,她总把牛奶往他面前推:“爸你喝,我不困。”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他看着女儿通红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了小时候的懂事,只剩满满的委屈和怨气。 窗外的路灯亮了,照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这双手搬过砖、卸过货、种过地,就是为了让女儿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可现在,这双手好像成了“没本事”的证明。 “我和你妈没本事,”老王的声音发颤,“可我们从你出生到现在,哪顿让你饿着了?哪件衣服是破洞的?你说养不起,这些年你吃的穿的用的,不是钱堆出来的?” 他想起自己为了多挣点加班费,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想起妻子在超市理货,被顾客刁难也忍着不吭声,“你18了,该懂点事了。别人家有是别人家的,咱比不了,也不用比。” 女儿没说话,转身冲进房间,门“砰”地关上。老王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烟一根接一根地抽。桌上的土豆丝凉透了,像他此刻的心情。 他掏出手机,翻到邻居家孩子的朋友圈——那孩子高考完就去餐馆端盘子,配文“自己挣的第一笔钱,够买个新书包啦”。 夜渐渐深了,女儿房间的灯还亮着。老王起身,想敲门说句软话,却在门口停住了。他想起白天在工地,一个工友说“现在的孩子,天天刷手机,总觉得父母欠他们的”。 或许,问题不只是钱,是这扇小小的屏幕,让孩子忘了脚下的土地有多实在,忘了父母的肩膀,早已被生活压得不再挺直。 他轻轻叹了口气,回房找出存折。上面的数字不多,但够给女儿买个三千的手机,再加上几百块,让她跟同学去近郊玩一天。

0 阅读:0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