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果然是白宫,不服不行!一点儿都没有排斥同胞,发言人卡罗琳抱着娃向总统汇报工作,一手抱娃一手指点,老特认真仔细看着图片,表情奇怪,似睡非睡的样子! 卡罗琳的走红,始于她“硬核职场妈妈”的标签。2024年7月,她生下儿子尼科后仅休了3天产假,就火速复工,理由是“特朗普遇刺未遂,我必须回来战斗”。 这种“拼命三娘”的架势,让美国舆论场直接分裂:支持者夸她是“新时代女性楷模”,证明女性能在政治高压下兼顾事业与家庭。 反对者则嘲讽她“内卷到极致”,甚至怀疑她是在刻意塑造“悲情英雄”人设,以巩固自己在特朗普团队中的地位。 但卡罗琳显然不打算收敛。她把“带娃上班”玩成了日常操作——白宫“带孩子上班日”活动里,她抱着尼科主持简报会,娃手里攥着奶瓶,她手里敲着键盘。 特朗普对卡罗琳的态度,一直像坐过山车。他曾在公开场合夸她“聪明、坚强”,甚至用略带诡异的措辞形容“她的嘴唇动起来像机关枪一样快”。 但这次亲眼看着自己的新闻秘书一手抱娃、一手指点江山,他的表情管理彻底崩了——眉头微皱,嘴角抽动,眼神游离,仿佛在心里默念:“这姑娘是不是太拼了?” 这种“复杂”的态度,背后藏着特朗普团队的算计。卡罗琳不仅是新闻发言人,更是团队的“活广告”——她向美国年轻父母传递信号:“MAGA运动支持家庭价值,也支持职业女性”。 这种策略确实有效:她的Instagram账号成了“职场妈妈”的圣地,既有严肃的政治声明,也有母子互动的温馨日常,粉丝们一边点赞一边喊“姐姐太飒了”。 表面看,白宫允许新闻秘书带娃上班,似乎展现了“人性化”的一面。 但深挖下去,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特朗普团队试图通过卡罗琳的案例,反驳民主党“共和党不关心女性权益”的指控。 毕竟,美国法律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在家,卡罗琳年薪20万美元却没请保姆,偏要自己带娃上班,这波操作既接地气又“政治正确”。 但问题在于,这种“完美人设”能维持多久?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团队的舆论战将愈发激烈,卡罗琳的“带娃办公”模式是否会被对手攻击为“作秀”? 毕竟,她的Instagram上永远是娃的可爱瞬间,却很少提带娃的狼狈——比如娃突然大哭打断汇报,或者奶瓶打翻弄湿文件。 这些真实的小插曲,或许才是职场妈妈的日常。 真正的包容,不该是让妈妈们一边抱娃一边敲键盘,而是给她们请保姆的补贴、建托儿所的便利、允许弹性工作的时间。 卡罗琳的“超人妈妈”人设再火,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在美国,职场妈妈依然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走钢丝,而白宫的“人性化”面具,终究只是面具。 这场戏码的终极讽刺在于:当卡罗琳抱着娃在白宫指点江山时,特朗普的表情管理失控了。 而当职场妈妈们抱着娃在普通办公室加班时,又有谁为她们的表情管理买单呢?
卡罗琳·莱维特,美国白宫的新闻发言人抱着小孩上班,面对总统一样抱着小孩指手画脚,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