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离世的好人,可能并非薄命,而是天选之人。 生命的长度,有时并非人力可强求。尤其当我们看到那些心地纯良、与人为善的好人,猝然离世,常令人扼腕叹息,不解天意。 但细思之下,或许,这正是天道的另一种慈悲。好人,往往心软如棉,情重如山。他们见不得他人疾苦,听不得半分哀求。 一颗心,如同敞开的容器,盛满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承接着他人的喜怒哀愁。他们习惯付出,习惯承担,习惯燃烧自己,只为照亮他人方寸之地。这份善,这份真,是人性中最璀璨的光华。 可这份光华,亦在无声无息中,消耗着他们最本源的生命能量。 每一次感同身受的共情,每一次竭尽全力的援手,每一次忍气吞声的包容,每一次强颜欢笑的隐忍……都在他们的心湖中投下石子,荡起涟漪,积累着无形的疲惫与内耗。 他们的心,太满,太沉,盛放了太多别人的山河,却常常忘了给自己留一方清净喘息之地。他们的情绪,在无数次的体谅与付出中,悄然透支。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圆满的乐章,反而寂静无声;真正宏大的气象,反而无形无迹。 那些突然离世的好人,或许正是如此。他们在生命最饱满、灵魂最纯净的时刻,被上天以一种看似“突然”的方式召回,避免了在漫长岁月中,被世俗的尘埃磨蚀了心性,被复杂的人际耗尽了心力,被病痛的折磨消磨了尊严。 他们的离世,不是终结,而是“圆满”。 免去了看透人性凉薄后的心灰意冷,避开了晚景可能的凄凉无助,跳脱了病榻缠绵的冗长痛苦。如一颗星辰在最亮的时刻陨落,定格了永恒的光芒;如一朵莲花在盛放之时凋零,保留了至纯的芬芳。 这是上天赋予的“特权”,是命运给予至善者的“恩典”——让他们在最接近“善”之本源的状态下,安然回归,不必经历那漫长的、可能消磨其美好的尘世苦旅。 庄子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该来时,应时而生;该去时,顺命而逝。 生死本是自然大化。好人猝然离去,看似意外,实则是生命能量在这一世已然燃烧至纯净无瑕,其使命已然达成。 他们是天选的“赤子”,以最纯粹的方式完成了此生的旅程,回归了本源。 所以,请别为那些善良者的早逝过度悲戚。 那或许不是不幸,而是上天不忍其再沾染尘世纷扰,不忍其纯净的灵魂在漫长岁月中蒙尘受累。 他们带着满身的善念与福报离去,完成了此生的修行,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宣告了灵魂的“功成身退”。 天选之人,以纯粹来,携圆满去。留下的,是人间不灭的暖意,与对生命无常最深的敬畏。 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行善积德的同时,亦要懂得珍爱自身,涵养心性,让生命之光,既能照亮他人,也能温暖自己,长长久久,温和而坚定地燃烧。#好人感悟# #世上总有好人# #好人# #天选之人的特点#
突然离世的好人,可能并非薄命,而是天选之人。 生命的长度,有时并非人力可强求。尤
幽篁弄影意悠长
2025-08-12 20:06: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