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朋友圈没有了生活痕迹我有补充观点:智搜纠错 别扯了,这分析纯属把鸡毛蒜皮的社交习惯硬拔高成“时代变迁”,装什么深刻啊?
先说那“广告墙”论调,谁让你加了一堆微商好友不清理?我朋友圈里亲戚晒娃、同事分享加班餐、发小吐槽老板照样热热闹闹,广告多只能说明你不会管好友列表,赖得着平台?
“三天可见”就是“主动隐匿”?拉倒吧,我开三天可见,是不想让刚加的客户翻我三年前的中二自拍,不代表我不发动态——昨天刚晒了猫主子拆家,评论区照样几十条互怼,这叫隐匿?明明是成年人的社交分寸感。
还扯什么“人设监狱”,合着在同事面前不能瞎吐槽就是被枷锁捆住了?那你上班咋不穿睡衣?社交本就是分场合的,对客户说人话,对发小骂脏话,这叫成熟,不叫压抑。
平台迁移更可笑,以前玩QQ空间,后来刷微博,现在用小红书,不就是换个地方唠嗑吗?跟你小时候在教室说悄悄话,放学去操场侃大山有区别?非要扯成“战略转移”,戏太多了吧。
蕞逗的是“回归真实”,合着发朋友圈就是表演,写纸质日记就是忠诚?我朋友圈晒的火锅是真吃了,小红书发的攻略是真踩坑了,哪样不真实?难道非得把喜怒哀乐锁在抽屉里才算“对自我忠诚”?
说白了,大家就是用朋友圈用得更顺手了——不想让无关人看就设权限,想瞎咧咧就换个平台,仅此而已。非要上升到“反抗算法”“人性反叛”,怕不是闲得没事干,给自己加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