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突然变了,巴军头头频繁访美,不找中国帮忙,要自己解决印度威胁 巴基斯坦近期的外交动向引发外界关注,尤其是巴军头头频繁访美,似乎转向美国寻求合作,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中国。 首先,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在经历长期紧张后出现明显缓和。过去,巴基斯坦因核试验和反恐合作中的分歧多次受到美国制裁,但近期双方互动频繁。2025 年 8 月,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在不到两个月内第二次访美,受到高规格接待,双方就反恐和防务合作进行了深入会谈。 此前,美巴还达成能源协议,美国将帮助巴基斯坦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同时降低对巴进口商品的关税至 19%,这是南亚地区的最低水平。这些举措显示,巴基斯坦正试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来缓解经济压力,尤其是能源短缺和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 巴基斯坦的经济困境是其转向美国的重要原因。根据巴基斯坦央行数据,石油占该国进口总额的近 20%,2023-2024 财年进口油气总额达 169 亿美元,是外汇支出的最大项目。 长期依赖进口导致巴基斯坦外汇储备紧张,而美国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此外,巴基斯坦 2024-2025 财年预算赤字虽降至 9 年来新低,但经济增长仍依赖外部援助。美国的合作承诺,如帮助巴基斯坦成为能源出口国,可能带来急需的经济提振。 在军事合作方面,美巴关系的升温更为显著。穆尼尔访美期间,双方签署了《联合防务合作框架协议》,涉及 F-16V 战机销售、联合研发防空系统和无人机技术。穆尼尔甚至在美国发表核威慑言论,称若巴基斯坦面临生存威胁,将采取极端行动,这引发印度强烈反应。 这种军事合作的深化被视为巴基斯坦在印巴冲突背景下寻求外部支持的举措。2025 年 4 月至 5 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多次交火,印度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切断水源,导致巴方强烈反制。巴基斯坦可能希望通过美国的支持,增强对印度的威慑力。 然而,巴基斯坦的外交调整并未完全放弃与中国的合作。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仍在推进,如瓜达尔港新国际机场投入运营、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等。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多次强调中巴关系是外交政策的基石,双方续签了 300 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中国可能认为巴基斯坦的转向是策略性的,旨在获取更多资源,而非根本性的战略调整。因此,中国继续支持 CPEC 项目,同时观察美巴合作的实际成效。 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意图也是巴美关系升温的重要背景。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拉拢巴基斯坦制衡中国和印度,尤其在 “印太战略” 框架下,巴基斯坦被视为牵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棋子。 此外,美国与印度的贸易摩擦促使美国寻求在南亚的新伙伴,以平衡力量对比。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和对印度的牵制作用,使其成为美国的理想选择。 印度对巴美合作表示强烈担忧,认为这将打破地区力量平衡。印度不仅加强与巴西等国的合作,还考虑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在克什米尔,印度可能进一步加强军事部署,以应对巴美接近带来的威胁。这种地区博弈使得南亚局势更加复杂,任何一方的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巴基斯坦的外交调整也面临诸多挑战。美巴能源协议虽已签署,但技术和基础设施难题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巴基斯坦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实际成效需时间验证。 此外,巴基斯坦民众对美国的不信任感较强,尤其是在反恐战争期间美军行动引发的不满。若经济合作未达预期,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反弹,影响政策持续性。 总体而言,巴基斯坦的转向美国是多重因素驱动的结果,既有经济压力,也有战略考量。然而,这种调整是策略性的,而非根本性的。中巴经济走廊的持续推进表明,巴基斯坦并未放弃与中国的长期合作。 美国的合作承诺虽带来短期利益,但技术和政治障碍可能限制其实际成效。印度的反制措施和地区紧张局势,将使巴基斯坦的外交调整面临更多挑战。
巴铁突然变了,巴军头头频繁访美,不找中国帮忙,要自己解决印度威胁 巴基斯坦近
天天纪闻
2025-08-12 12:17: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