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摊牌了!过去,中国对美国的一些挑衅,总想“以和为贵”,能谈就谈,能退让就退让,通常保持理性克制,低调应对。 慢慢的,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坚持的“以和为贵”被当成了“人善被人欺”,面对美国的挑衅,有时候越忍让,对方越嚣张,忍一时,没等来风平浪静,反而是更大的惊涛骇浪,退一步,也不是海阔天空,反而是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也是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根据海关总署 2025 年 7 月发布的数据,中国当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3.9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7%,其中出口 2.31 万亿元,增速高于市场预期。 目前中国已与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主要贸易伙伴关系,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这样的贸易格局意味着中国生意做遍全世界,自然要秉持 “以和为贵” 的处世哲学,通过 “和气生财”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其一,中国始终不希望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 2024 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 6882.8 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也显著增长至 668.6 亿美元。这种经贸往来呈现出高度互补性:中国对美出口以机电产品、纺织品等民生消费品为主,美国对华出口则集中在大豆、飞机、集成电路等战略物资领域。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 2010 年起稳居全球首位,2022 年占比达 30.2%,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本应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双引擎,而非陷入零和博弈的泥潭。 其二,中国一直在全力维护贸易全球化。 2023 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 58.5%,其中汽车出口 522 万辆,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种产业升级不仅惠及中国企业,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产品选择。 从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中美货物贸易额增长了 8 倍多,双方通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实现了共同发展。 美国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 4905.2 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 786.4 亿美元的销售额,这种深度依存关系证明两国经济早已形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格局。 中国看得很透彻,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竞争绝不是两国关系的底色。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两个大国共同发展。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从未想过超越或取代谁。 2023 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与 GDP 之比已降至 2.2%,这种贸易结构的优化体现了中国不追求单方面顺差的政策立场。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美国国债 7590 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第二大外国持有者,这种金融纽带进一步凸显了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然而现实情况是,美方近年来将竞争视为对华关系的全部。从强推 “脱钩断链” 到构筑 “小院高墙”,从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到强迫他国选边站队,美国的错误认知正在将中美关系推向危险边缘。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曾警告,美国对华政策可能成为 “世界的大问题”。这种以零和思维主导的竞争,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严重损害了两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 倡议,2023 年对共建国家进出口达 13.29 万亿元,增长 5.5%,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和文明倡议,为动荡的世界提供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作为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和平发展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中美摊牌了!过去,中国对美国的一些挑衅,总想“以和为贵”,能谈就谈,能退让就退让
环球事件话角
2025-08-12 11:29:0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