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能倒流 余水木 第三章 自打那以后,我们之间再很少打交道,即使迎面碰

杨森林文化 2025-08-12 01:15:46

时光不能倒流 余水木 第三章 自打那以后,我们之间再很少打交道,即使迎面碰到,或非要直接接触的时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搭上一两句。但这并不能丝毫减轻我对她的思念。而且很多的行为都是违心的,比如一般只要她在的场合,我总是尽量回避,路上偶遇也装作没看见。 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 一天中午,母亲正在做饭时,一看家里没有盐了,让我去附近的供销社买,正好碰见她也在那。出于礼貌,我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 “巧莲,你来买什么?”我不愠不火地说。 听到我的问话,她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拿那双让我不敢直视的眼神看着我。我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慌忙掩饰道:“走家里吗?” 我只是在忙乱中随口一说,没想到她竟然爽快地答应:“行啊,走吧!”说完,她直径向前走了。我只好尴尬地跟在她后面。没想到她竟然知道我家在哪个方向,而且还知道我住在哪个屋(我们家一个院子住着大哥、三哥、我和母亲三家)。进门了,我只好假戏真做,谦虚了一番,无非是说些不关痛痒的话:“家里穷,没什么摆设。”之类的废话 谁知,她却直截了当地说:“你穷不穷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给你当媳妇,真是的!” 唉,真拿她没办法! 我不由得感叹道。 这时,母亲正准备做饭。她麻利地帮母亲和面、切菜,吃完后我们匆匆往她队上赶。 路上,我半开玩笑地问:“你为什么要那样说呢?如果我想要你当呢?” “哼,想得美,我才不喜欢你们这些书呆子呢。干个什么都斯斯文文地没个痛快劲,鬼心眼倒还挻多。” 其实,我知道她这是言不由衷。早就听说,她曾扬言,以后非得嫁个有学问的男人来弥补自己念书少的不足。 “唉,那我只能望你兴叹了?” “那也不见得,就看你的表现了。” “真的?” 我不由得朝她瞥了一眼,正好和她那带点调皮、淘气、含情脉脉的眼光碰到一起。我好像突然之间得到了什么暗示似的兴奋异常。她也好像做错了什么似的脸一下红到耳根。 自那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内心已是翻江倒海。 当时,可能是自己年轻不够成熟,在和她的交往中表现出了什么端倪,这件事就闹得满城风雨。一天,开完大队工作汇报会后,朱书记发话了:“宏伟,散会后留一下。” 我心里一惊,莫非是因为自己在汇报工作中,把五队的插秧日期提前了两天的缘故。正在心里思忖对策时,朱书记开口了:根据我的了解和群众反映,这一阶段你表现不错,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吃苦耐劳,敢于和不良倾向作斗争,在工作中起到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阶级斗争战斗队,生产劳动突击队的作用。我知道这是朱书记在做铺垫,重点在后面。 “但是,也有人反映,你在和一个“坏分子”的外甥女谈恋爱,这可不大好啊!”朱书记接着说。 我大吃一惊,脑袋嗡地一声,就呆呆地站在那里。随后朱书记还说了些什么,就记不得了。只看到朱书记两片嘴唇在上下翻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到要坚持党提倡晚婚晚育,再到要把精力放在工作学习上。从年轻人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到不要贪图眼前暂时的利益…… 别看朱书记是造反起家的干部,还真有点理论水平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又一语双关地说:“你才踏上社会,应该要上进,可不要重蹈你三哥的覆辙啊!” “三哥的覆辙?”关于三哥以前的一些事,曾听母亲讲过,那还1960年9月份,三哥在上中学最后一学期时,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他主动报名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建设(后来,三哥每当回忆起此事来,总是后悔不已,因为他们班大多数同学中学毕业后都有了工作,而他当时还是学校学生会的主席呢),被领导安排在大队当保管员。 我们生产队有个从小和他要好的伙伴,因实在饿得不行,路过曾是他家的枣园子时,顺手摘了两口袋枣子,正好被看园子的贫下中农看到,告了领导,后被打成“反攻倒算”的黑典型,判“劳动教养”三年。家里丢下孤儿寡母,加在三年困难时期,日子过得可想而知。 一天,我三哥路过他们家,看到他母亲饿得实在不成人样,就在回家的时候偷偷从大队的食堂里带了两个馍。就在三哥悄悄地把馍塞给那位母亲时,正好被一个无赖看见,无赖将此事告到领导那里。后来,因为此事,三哥被大队下放回到生产队。从此,三哥永远失去了出门当工人的机会。 不知自己是怎样走出大队会议室的,只觉得头昏脑涨,好像是熬过几天夜似的。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提不起精神,见了巧莲,不敢正视她的眼睛,也不敢和她打招呼。而她对这一切变故毫不知情,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为什么我突然不理她了。 而我一直处在矛盾之中,找她解释一下吧,怕伤她的心,不解释吧,又怕她多心,心灵备受熬煎。 正在我十分为难时,突然接到大队通知:“……经过一个阶段的路线教育,群众的阶级觉悟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搞路线教育的人员返回各自所在的生产队……” 晚上,生产队给我开一个简短的欢送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我塞给她一个纸条,约她散会后等我。

0 阅读:0
杨森林文化

杨森林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