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700的研发团队现在肯定在揉眼睛。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 西方封锁了50

寻川科技 2025-08-11 20:42:29

星核-700的研发团队现在肯定在揉眼睛。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

西方封锁了50年的涡轮盘技术,被几克稀土元素捅破了窗户纸。

2009年立项时,国产材料撑到650℃就变形,西方货能在750℃稳转。王一德院士提过,当年连样品都摸不着,实验室天天对着外国论文猜配方。

研发初期,团队像在黑屋子里摸大象。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的 “心脏”,材料要扛住高温高压和每分钟上万转的离心力。西方用镍基高温合金加稀土元素,把温度阈值死死攥在手里。

国产材料要么高温下变软,要么冷却后脆裂,像块扶不上墙的烂泥。团队试过几十种配方,烧废的样品堆成小山,连车间老师傅都摇头:“这东西比登天还难。”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工程师往镍基合金里掺了微量稀土铼,原本软塌塌的材料突然变硬。就像往面团里加了筋粉,高温下不仅不变形,还能保持韧性。

团队像发现新大陆,一头扎进稀土元素的研究里。他们发现,稀土就像材料的 “维生素”,微量添加就能激活晶体结构,让材料在高温下 “站得住”。

但稀土提纯是另一道坎。西方用复杂工艺把稀土纯度提到 99.9%,国产设备只能做到 95%。团队找到中科院的稀土专家,联合攻关 “一步法” 提纯技术。

他们把稀土矿浆直接倒进离心机,通过磁场和电场的巧妙设计,一次性分离出高纯度稀土。这套技术让提纯效率提升 70%,成本降低一半,连西方同行都惊呼 “魔法”。

材料关过了,加工工艺又是拦路虎。涡轮盘要铣出上千个精密气冷孔,误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团队引进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却发现进口设备被锁死了关键参数。

老师傅们抱着图纸日夜琢磨,用 “蚂蚁啃骨头” 的办法,一点点调试出最优路径。最终加工出的涡轮盘,表面光滑得能照见人影,气冷孔排列像蜂巢一样精密。

2023 年,星核 - 700 涡轮盘在实验台上经受终极考验。当温度升到 800℃,转速飙到 1.5 万转时,整个实验室屏住呼吸。

仪表盘上的指针稳稳指向绿色区域,材料没有一丝变形。团队成员相拥而泣,有人翻出十年前的实验报告,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的失败记录。

如今,星核 - 700 涡轮盘已装机测试,性能远超西方同类产品。更让人振奋的是,团队还开发出稀土回收技术,能从废旧涡轮盘中提取 95% 的稀土,实现资源循环。

王一德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稀土不是土里的宝贝,是藏在材料里的密码。我们用几十年时间,终于破译了这个密码。”

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突围,让中国航空发动机有了真正的 “中国心”。当星核 - 700 在蓝天上轰鸣时,那些在实验室熬过的日夜,那些烧废的样品,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图纸,都化作了最耀眼的勋章。

0 阅读:103

评论列表

山高人为峰

山高人为峰

1
2025-08-11 23:09

[赞][赞][赞]

寻川科技

寻川科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