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核心抗日名将(正面战场贡献突出): 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任喜峰口第29军前线总指挥 。1938年率第59军急行军增援台儿庄作战,为战役胜利赢得时间 。1940年枣宜会战中牺牲,是抗战期间殉国的最高级别将领,被日军称为“壮烈军人” 。 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指挥台儿庄战役,歼敌2万余人,取得抗战初期首次重大胜利,之后还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 。 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三次长沙会战,采用“天炉战法”歼敌逾10万。万家岭战役中,几乎全歼日军106师团,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 。 孙立人:新一军军长,远征军代表。1942年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在仁安羌战役以少胜多解救7000英军,后反攻缅甸时连克数城,重创日军 。 卫立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忻口战役歼敌过万 。后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强渡怒江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了滇缅公路 。 壮烈殉国将领: 戴安澜:第200师师长,远征军将领。1942年率部参加缅甸同古战役,重创日军,后在撤退途中重伤殉国,被追授为陆军中将 。 佟麟阁:第29军副军长,1937年北平南苑战役中,与132师师长赵登禹同日牺牲,是首批殉国的高级将领。佟麟阁曾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 。 赵登禹:第29军132师师长,1937年北平南苑战役中壮烈牺牲,此前曾在长城抗战等战役中奋勇杀敌。 陈翰章:东北抗联将领,1940年因叛徒出卖牺牲,他在东北坚持抗日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其头颅被日军展览8年后寻回。 地方实力派抗日代表: 傅作义:晋绥军名将,1940年奇袭包头、收复五原,打破日军对绥远的控制,五原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国军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 。 蒋光鼐: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淞沪抗战率部抵御日军,凭借顽强抵抗迫使日军四易主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争议性人物(有功但后期转向): 杜聿明:第5军军长,指挥昆仑关战役,重创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 。但在解放战争中,他作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与人民为敌,成为战犯,后被特赦。 王耀武:指挥万家岭、雪峰山等战役,其率领的七十四军被誉为“抗日铁军” 。然而在内战中,他站在国民党反动立场与共产党作战,最终被俘,后获特赦。 李玉堂:三次长沙会战歼敌6万,所率部队获“泰山军”称号 。但在1951年,他在台湾因被蒋介石怀疑与中共有关而被处决,其遭遇反映了当时台湾国民党内部的复杂政治环境。
国民党核心抗日名将(正面战场贡献突出): 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1933
博文忆览说
2025-08-11 19:38:31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