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还在互扔核威慑,如今普京却要踏上美国领土见特朗普——戏剧转得太快,不怪欧洲一片心慌。克宫没接话,华盛顿先放风;结果就是布鲁塞尔集体起身要“插位”,生怕两个人把乌克兰的命运直接按在桌上改了章程。 这波出尔反尔,刺痛的不止欧洲盟友,也基本宣告一件事:特朗普九成不会来北京看阅兵。他的当务之急不是在天安门城楼打卡,而是尽快把美国从东欧泥潭里拽出来——而且9月3日白宫还要接一位“特殊客人”,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这位疑欧派的上台,本身就是特朗普在欧洲棋盘上的一根钉。 别忘了,华府对华气氛也不算晴朗。英伟达芯片风波刚起,美国财长顺嘴一句“中国不会再受优待”,气氛到了,票没买。对特朗普来说,先端平俄乌这锅,比飞北京更能换回选票与面子。 回到阿拉斯加。前脚还在网上跟梅德韦杰夫互怼,后脚就宣布“普京要来”,特朗普的风格一贯是:先制造悬崖,再端出“交易”。核潜艇亮过相,中导限制也撕过本,险峰堆好,回合就好谈了。按这个剧本,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确实靠近——危险在于,靠近的是绕开乌克兰的“二人转”。 欧洲当然不乐意。马克龙喊话:“欧洲必须参与乌克兰解决方案。”理由很直白:一旦俄方坐实部分领土,俄欧之间的缓冲就更薄,欧洲的夜更难睡。哪怕莫斯科并不准备“越界”,身边搁着一头练过的老虎,谁能心安?更别提欧盟这几年把钱、人、军工链都砸进去了,最后若被美俄两句“停火”打发,政治上难交代。 特朗普的表态更伤人:普京可以不用见泽连斯基。潜台词是——美国完全有自信单独跟俄罗斯把乌克兰谈拢。至于欧洲,他早就把“不可托付”贴在对方额头上。现实就是如此粗鲁:华盛顿看的是美国利益的时间表,不是欧洲情绪的温度计。 那他会不会“谈完俄乌就转身来华”?别做梦。9月3日,他要在白宫接纳夫罗茨基——这个人事信号,比任何客套话都清楚:特朗普准备用波兰在欧洲打出一张新牌。波兰紧邻乌白,一旦乌东改色,它首当其冲;纳夫罗茨基既不真亲俄,也不真亲欧,最务实的是“靠紧美国”。对特朗普,这恰好是敲打欧盟的槌子:不听话?我有替补。 俄乌就此好解吗?没那么简单。战场的线条不会因为一纸停火自动变国界,泽连斯基的“参与感”更不可能被完全删除;欧洲会继续撑乌的军费与制裁,免得自己沦为“被通知”的那一个。普京也不是白来:如果能在乌东与克里米亚上“落袋为安”,换来制裁松绑与经济喘息,他愿意给特朗普一个镜头;但他也清楚,任何停火都需要护栏,否则战术停火就是战略拖延。 这场会的外溢效应,才是我们该盯的重点。若美国真能从欧战抽身,空出来的财政与注意力会去哪儿?大概率会压向印太,经济牌、科技牌、盟友牌一起上;若抽不出身,国内掣肘继续,华府就不敢把亚洲火力开到最大——英伟达那点小动作,更多像是试温,而不是宣战。 所以别纠结“来不来北京”。更值得看的,是三只表:阿拉斯加谈判室的时钟,布鲁塞尔走廊的时钟,华沙总统府的时钟。三只表走不齐,俄乌停不稳;三只表一齐快,欧洲会更吵、美俄更敢拍板、乌克兰更被动。我们该做的,是把自己的节奏握在自己手里:产业链不松、科技攻关不停、周边态势不乱——阅兵看不看是礼节,国力硬不硬才是底线。
中方反复提醒,普京却对特朗普连退两步,结果不到48小时,乌克兰强硬拒绝、欧洲群起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