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一名12岁贫困女孩,被校长收留免费读书,校长待她如亲生一般,谁知

历史趋势解码 2025-08-11 10:16:10

2012年,河南一名12岁贫困女孩,被校长收留免费读书,校长待她如亲生一般,谁知,她偶然一次发现了校长的秘密,竟然毫不犹豫的选择退学,离开这里,这究竟是为什么? 2012年的冬天,河南周口的寒风刺骨。12岁的小雨和10岁的小雪紧紧攥着彼此的手,站在一栋简陋的平房前,这里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校长马刚的“家”。 姐妹俩的父母在城里打零工,收入微薄,根本供不起她们上学。村里人都说:“马校长那儿收穷孩子,不要钱。”于是,她们来了。 马刚见到她们时,二话没说,给她们盛了热腾腾的饭,安排了宿舍,还塞给她们新书包和作业本。姐妹俩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愿意无条件地对她们好。 可一个月后,小雨偶然发现了校长的“秘密”。 那天夜里,她起床上厕所,路过校长办公室,听见里面传来低声的争执。 她悄悄凑近,听见马刚的妻子哽咽着说:“家里就剩这点钱了,孩子的学费、老师的工资、学校的电费……再这样下去,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小雨愣住了。她一直以为校长是“有钱人”,才能免费收留这么多孩子。可原来,他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 第二天,她拉着小雪,低着头找到马刚:“校长……我们不想读书了。” 马刚急了:“怎么了?有人欺负你们?” 小雨摇头,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我们……不想拖累您。” 马刚听完姐妹俩的话,眼眶红了。他蹲下来,轻轻擦掉小雨的眼泪:“傻孩子,你们不是拖累。你们能好好读书,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可姐妹俩执意要走。马刚没办法,只好说:“那这样,你们先回家,但我每周都会去看你们,给你们送书、辅导功课。等你们想通了,随时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刚真的骑着那辆破自行车,风雨无阻地去她们家。有时候带几本旧书,有时候只是一包糖,但他从不间断。 姐妹俩的父母被感动了,终于同意让她们回学校。而这一次,小雨和小雪才真正明白,马刚为什么要办这所学校。 原来,马刚自己就是农民工出身。年轻时在城里打工,亲眼见过无数农民工子女因为没户口、没钱,被迫辍学,甚至流浪街头。 他心疼这些孩子,于是咬牙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东拼西凑办了这所学校。 “我没啥大本事,但我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马刚常对孩子们说,“你们好好学,将来有出息了,再回来帮更多的孩子,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十几年过去了,小雨和小雪早已长大。小雨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马刚的学校当老师;小雪学了护理,现在在县医院工作,每年都会回学校给孩子们做免费体检。 而她们,只是马刚帮助过的几千个孩子中的两个。 小强曾经差点被送去打工,如今成了电工,每月都会捐一笔钱给学校; 小芳父母双亡,差点辍学,后来考上大学,现在是一名社工,专门帮助留守儿童; 小明腿有残疾,曾被其他学校拒收,如今开了家修车店,还雇了好几个残疾人…… 这些孩子的命运,因为马刚而改变。而他们,又把这份温暖传递了下去。 马刚的学校依然简陋,但他笑着说:“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走出去,过得比我好,这就是我最骄傲的事。” (文章中学生的姓名均为化名) 信息来源: 光明网|《“农民工校长”马刚:扎根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文|饮用纯净水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1
历史趋势解码

历史趋势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