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元以内的房子扛起大旗,杭州二手房“淡季不淡”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8-10 22:15:58

眼下正是传统的楼市“淡季”,杭州二手房市场本该随着酷暑进入“休眠期”,然而数据却显示“淡季不淡”。

据杭州我爱我家数据,刚刚过去的7月,杭州二手房共成交7172套,其中总价300万元以下的刚需住宅撑起了68.3%的市场份额,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200万元以下价格段表现尤为强劲,成交占比达到42.6%,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并且这已是该价格段连续第二个月稳定在占比40%以上的高位。

临平天都城再度领跑杭州二手房成交榜

临平、上城、拱墅三区凭借性价比优势,成为7月这一波刚需入市的绝对主力,贡献了总价300万元以下刚需房约五成的份额。

而这三个区中,临平区无疑是上车门槛最低的,区域内成交的刚需房源,1万多元/平方米的占主流。刚需大盘天都城,几乎月月领跑杭州二手房成交榜。今年截至8月1日,已卖出267套。这个小区最大的亮点便是150万元左右就能买到90-100平方米的三居室,对预算有限的首次置业者吸引力巨大。

此外,都市港湾公寓、夏宫花苑、蓝庭花园、旭辉府等高性价比小区同样表现活跃。

除临平、余杭外围区域外,其余300万元以下的成交房源,大多集中在杭州市中心传统居住板块,如采荷、湖墅、塘河、大关、朝晖等房龄普遍较长的小区。

杭州我爱我家表示,7月份,房龄20年以上的房源成交占比,环比上升了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0平方米小户型成交占比达13.4%,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

“学区上车盘”近期表现抢眼

在刚需热潮中,小面积、低总价的“学区上车盘”表现抢眼。

“这两个月,杭州几个头部学校对应的学区房,带看与成交量直逼四五月的成交高峰。”西湖、上城、拱墅区多位资深经纪人说,这类房源的主力购买群体目标明确,“就是为了孩子落户读书,只要总价便宜就容易成交。”

比如拱墅区文澜实验学校的学区房,7月份成交了61套,平均每天卖出2套,相比4-6月月均成交29套,增长110%,几乎追平“金三”旺季的64套。成交的房源里,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占比超六成。

卖鱼桥小学学区房成交热度也持续稳定,对应的二手房近3个月每月成交都超50套。湖墅新村成为这个学区对应二手房的成交主力,网签总价多集中于130-150万元,成交面积以30-50平方米小户型为主。此外,仓基新村、云河大厦等提供30-40平方米、套均总价约100万元房源的小区,成交量同样亮眼。

观成武林小学对应的二手房7月份共成交38套,与上半年月均34套基本持平,其中60-90平方米、总价200-300万元区间的房源表现更突出。

保俶塔实验学校学区房友谊新村,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挂牌302天后终于成交了。“房东最初预期较高,坚持净到手300万元。但那时客户最高只肯出280万元,双方陷入僵持。”多位和这套房源打过交道的经纪人透露,后来房价整体回落,有人报价270万元,但那时房东又想卖280万元,再度陷入僵局。7月15日,这套房屋挂牌价从285万元下调至268万元,最终以256万元成交,这场持续近一年的博弈才迎来终局。

酷暑天气反而给房东“理性降温”

眼下,类似友谊新村的二手房案例还有很多。

“杭州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买方市场。”一位从事地产营销的业内人士分析。

西湖区资深中介老林告诉我们,黄龙雅苑有套一室一厅,房东在坚持327天的挂牌等待后,终于将价格下调20万元。还有一套武林花园四室两厅的房子,挂牌139天后下调了20万元。“三四月份的时候房东态度很坚决,说绝对不降价,现在挂牌价直接降了20万元,诚心买还可以再降。”

酷暑天气,购房者看房频率降低,使得房东们经历“冷静期”后,会更理性对待卖房这件事。

“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据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相较于三四月份,杭州200万元以内刚需房源的价格,已回落5%-10%。对刚需购房者来说,眼下是不错的入手时机。一方面现在市场上房源多;另一方面大部分业主是愿意降价的,价格都可以谈。

如果不着急买,也可以慢慢选。眼下杭州二手房库存较高,买方市场的基调短时间内不会变,这几个月到处淘淘,根据预算和自己的生活半径,缩小选房范围,遇到诚心卖的房东再购买也来得及。

2 阅读: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