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西藏#西藏的9张照片之⑥:这张照片,前虚后实,您别笑我,这是手机拍

评论员王攀 2025-08-10 13:38:51

#万千气象看西藏# 西藏的9张照片之⑥:

这张照片,前虚后实,您别笑我,这是手机拍的,非专业人士非专业设备非专业拍摄。

中间白底红墙的建筑,是庄重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前头,是一条河,拉萨的母亲河,拉萨河,很遗憾,它没有出现在这个镜头里,她也很漂亮,宽阔而宁静,桥上车来车往。

前面虚的,绿色的,还有其他颜色的,是与布达拉宫隔着拉萨河的南北山绿化工程,它是一个山,也是一个公园,可又叫它工程,你可以想象到,它绿化的难度!

是的,这是西藏山体造林的生态修复工程,也是拉萨河谷地区生态建设的里程碑!

缺林少绿,这是拉萨城区的历史问题,怎么通过系统性植被修复,改善区域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为全球高寒干旱地区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南北山绿化工程就是一个典型!

但它的绿化真的很难!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倾斜,网络捐资等渠道撬动社会资金,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点播造林,兼顾生态修复效率与自然演替规律,十年攻坚,最终完成了这一雪域高原的绿色革命!

是的,它很漂亮!

要知道,这是看布达拉宫的最佳观景台,它一定漂亮,否则怎么配得上布达拉宫的巍峨,还有山脚下拉萨河的宽阔,当然,还有穿山公路的坦途?

其实,我不太喜欢用修复二字的。

因为它本身就不存在修,也不存在复的!

这种缺林少绿,不是人为的,而是大自然的,是高寒干旱地区特有的,换句话说,它是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一直以来的,有地貌以来的,有人类以来的,就是这样的缺林少绿的!

只不过,现在因为有了国家的,地方的,全社会的,改变和支持,决心和信心,温暖和关爱,于是才有十年攻坚,尊重规律与自然,利用现代的,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不遗余力的支持,践行,最终才有的符合规律,又巨大能动性的改变!

是的,这是西藏的决心,更是国家的决心,整个社会的决心!

其实,不只是南北山的改变,你到拉萨,你就会发现,造林增绿,已成普遍,美丽的城区,美丽的道路,美丽的设施,这不都是不遗余力支持的结果吗?

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可真不假!

0 阅读:0